全国人大代表何小鹏:计划2026年量产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
第四次变革——AI的变革正在开始。
3月8日8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北侧举行,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接受采访。
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过去30年中,中国科技创新取得了飞速进步,他有幸参与并见证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新能源和汽车行业的变革。何小鹏认为,第四次变革——AI的变革正在开始。

何小鹏以自己在华南理工大学的经历为例,讲述了科技创新如何改变生活。他回忆说,1997年入学时,他和同学们将宿舍大楼通上了教育网,这在当时是全国首批整栋宿舍楼通网的大事。如今,联网通网已成为简单便捷的事情,但在当时却是一件大事,这让他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的力量。
在谈到AI时代的到来时,何小鹏指出,小鹏汽车在新能源和汽车领域有10年的创业经验,认为AI将极大推动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的发展。他提到,小鹏汽车在2024年率先量产并交付了端到端的自动驾驶,并打通了从停车位到公司停车位的全部流程。2025年,小鹏正在探索加速落地L3级别的自动驾驶,并相信今年将全方位超越全球同行。2026年,小鹏期望探索在停车场的L4级别无人驾驶,包括无人泊车和无人取车,这将加速中国无人驾驶行业的发展。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何小鹏多次提出关于自动驾驶相关标准的建议,期待推动中国站在世界自动驾驶标准规范的前沿。此外,他还提到了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小鹏汽车已进行了5年的人形机器人研发,并将人形机器人分为L1到L5的5个级别。何小鹏相信,要实现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必须达到L3能力,即手脚嘴大脑能够全向融合。基于小鹏在L3级别自动驾驶和世界模型的基础上,他期待在2026年量产面向工业的L3级别人形机器人。
何小鹏还提到了低空经济的发展,预计在2026年星火计划将使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首次量产。小鹏汽车将汽车的操控与AI智能结合起来,重新开发基于飞行器的操控体系,以实现更安全便捷的操控体验。小鹏的愿景是探索未来出行,期望在城市内实现无人驾驶汽车,在城市间实现低空飞行汽车,并在最后一公里、工厂和小区实现机器人应用。何小鹏相信,这些高科技产品将早日走向全球,为更多消费者提供服务。
最后,何小鹏特别感谢广东省作为科技创新的沃土孵化了小鹏汽车,并在小鹏困难时期给予了坚定的支持。在“三八”妇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何小鹏向所有女同胞们致以节日的问候,祝愿她们青春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