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周评(8.11~8.15):金融科技领涨,资金搬家,货币ETF大“失血”
股票ETF单周资金净流出量达240.1亿元。
上周(8月11日~8月15日),A股市场表现强劲,上证指数成功突破去年“924”以来的高点,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市场交投火热。整体来看,市场情绪趋于乐观,A股主要指数集体走强,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单周分别涨2.11%、1.25%、0.48%。
金融科技板块上周率先吹响“牛市”号角,同花顺(300033.SZ)、指南针(300803.SZ)、四方精创(300468.SZ)等多只个股集体走强,带动重仓这些个股的金融科技ETF单周上涨11.79%,领涨ETF市场。
中信建投(601066.SH)证券指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成熟,正在深刻改变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形态。例如,人工智能可用于智能风控和投顾,提升金融机构运营效率;区块链技术有望优化支付清算和供应链金融流程;云计算则降低了金融IT系统的成本。
同时,金融科技企业既受益于金融市场景气度提升带来的交易量和创新业务增长,又依赖于科技行业的创新驱动和风险偏好,因此在宏观环境转好的背景下,金融科技企业业绩弹性较大,有望实现超越传统金融业的增长,在牛市里展现出较强的进攻性。
金融科技板块之外,创业板ETF、人工智能主题ETF等科技主题的ETF上周均明显上涨,年初的AI主题投资热有卷土重来之势。
中金公司(601995.SH)指出,展望今年下半年,随着大模型能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形态的应用场景有望推升AI推理的算力需求持续爆发,带动AI硬件的需求成长。中金公司认为以下三个趋势值得关注:一是国内外算力链需求增长确定性提升;二是网络在AIDC中的重要性有望提高;三是Agent等AI应用加速落地。
信达证券(601059.SH)认为,目前全球AI基础设施建设仍处于发展初期,核心动能较为强劲。当前AI硬件板块已形成“需求-技术-产能”三重共振:需求端受大模型迭代与应用驱动,技术端AI芯片和服务器不断突破技术和功耗瓶颈,产能端代工龙头加速全球布局。产业链各环节龙头业绩能见度或显著提升,板块行情演绎有望持续。

资金流向
上周,ETF市场整体资金净流出32.12亿元,这是时隔6周后ETF市场再次出现整体资金净流出的情形。(上次周内资金净流出情形出现在6月23日~6月27日,共6.23亿元资金净流出)
股票ETF、商品ETF和货币ETF三类ETF均呈资金净流出,其中股票ETF资金净流出量达240.1亿元。从单只ETF资金流出量来看,科创板ETF、芯片主题ETF等股票ETF资金净流出量居前。

跨境ETF和债券ETF依旧是“吸金”主力,跨境ETF中又以投向港股市场的ETF资金净流入量居前。此外,嘉实基金旗下的科创债ETF上周规模突破200亿元,成为市场上首只规模达到这一量级的科创债ETF。


规模变化
多只宽基ETF上周规模明显增长,其中沪深300ETF上周规模增长112.29亿元,总规模逼近4000亿元,成为上周体量增长最多的ETF。
在规模缩水的ETF中,两只货币ETF规模降幅居前,其中银华日利ETF单周规模缩水58.1亿元。这可能是由于部分投资者选择“抛弃”稳健型产品,投入到火热的权益市场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