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三分天下,茶饮为何成最大赢家?
外卖平台与茶饮品牌共赢的局面已然形成,某种程度上,后者的赢面更胜。
七月伊始,外卖补贴的战火再度升级,淘宝闪购豪掷500亿发起攻势,美团“0元购”守擂,双方联手奉上一出“超级星期六”大戏,补贴大战迎来高潮,且战绩喜人——淘宝闪购日订单超8000万单,美团日订单突破1.2亿单。
这场外卖大战中,新茶饮品牌或成最大受益者。无论是订单小票堆成山的奶茶店,接单配送日入千元的外卖骑手,还是直呼“喝不动了”的消费者,咖啡、奶茶成了最热闹的补贴场景,与之相连的新茶饮品牌,不仅销量飙升,也在资本市场实现股价飞涨。
外卖撒券,带动咖啡奶茶热销
7月5日,新一轮外卖补贴悄然开启。淘宝闪购发出大额外卖红包,“满25减20”“满18减18”无门槛优惠券涌现,美团晚间跟进,向用户账户赠送“0元吃喝”券。一经朋友圈、聊天群组、社交平台的“薅羊毛”呼吁发酵,爆单的盛况空前。
从网友晒单的情况看,咖啡、奶茶是最有利可图的单品。平台发放的0元券可兑换的品牌包括古茗、茶百道、书亦烧仙草等,蜜雪冰城、一点点、茉莉奶白大多可以几毛钱或一两元的价格拿下,甚至一向处于饮品鄙视链顶端的星巴克,在补贴下都能以四五元的价格到手。
银柿财经注意到,当天多家蜜雪冰城门店人流和单量爆满,为免凑起送价或获得自取优惠,大量消费者涌入门店,台面上摆满已做好的饮品,被人群团团围住,稍大的门店外坐满等待取餐的消费者和外卖骑手,有等待太久的骑手最后直接放弃取餐。

据媒体报道,由于单量爆炸,上周末配送客单价翻倍,每单能挣十多元,平台系统也罕见地放宽配送时长限制,有外卖员单日就赚到创纪录的1700元。不过仍有外卖员告诉银柿财经不会接奶茶单子,“等的时间太长,超时风险太高,为了这一单可能我手上的单子全完了。”他指出,超时配送不仅会扣钱,还会影响评分,将直接影响后续的派单率和接单量。
另一方面,也不是所有商家都能撑过外卖大战。某品牌茶饮商家向银柿财经表示,“7月5日那天从早忙到晚,没有停过,制冰机都没冰了,晚上爆单的时候,出票机也坏了,最后实在不行,关掉了外卖。”
平台打架,为何茶饮成主战场
订单和用户都流向咖啡、奶茶,平台即时零售份额之争,为何新茶饮会成为核心战场?
自京东向美团宣战,进军外卖市场,到淘宝升级闪购,阿里战略转向大消费平台升级,再到美团全体动员应战,三家均把茶饮作为份额争夺战的排头兵、桥头堡。
去年9月,京东试水外卖时,便是率先上线咖啡奶茶专区,瑞幸、库迪等头部品牌首批入驻,彼时有媒体报道,京东外卖开通首月的TOP5爆单榜全被新茶饮品牌包揽;淘宝闪购今年“五一”全量上线后,即推出奶茶免单卡、请客卡,围绕“送1亿杯奶茶”作宣传;美团则以“百亿补贴”将蜜雪冰城柠檬水降至0.01元,以及茶饮占多数的“0元购”,CEO王兴也在一季度财报会时谈及“近期行业内新增需求,很大比例是依靠低价补贴实现的低客单价订单,尤其是奶茶和咖啡这类供给弹性较大的品类。”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向银柿财经表示,从平台的角度看,新茶饮的核心群体是年轻消费者,恰与即时零售的目标用户重合。新茶饮的价格敏感度、产品标准化程度高,可极大助力平台拓展新业务。同时,咖啡、奶茶本身就是高频消费品,在成本方面可为平台运营、履约提供支撑,其全时段配送、订单相对分散的特性,也刚好可与正餐配送体系形成错配,形成高效履约。此外,新茶饮品牌连锁程度高,营销能力强,与之合作天然具备话题性。
而新茶饮品牌参与补贴大战,也可借由平台流量的曝光吸引新用户,提升市场份额,同时通过销量提升规模效应,降低单位成本,与平台实现共赢。
对于头部品牌,凭借品牌优势、资金实力,往往能在补贴大战中占据先机,巩固领先地位;对于中腰部、新品牌而言,可利用这种市场变化迅速提升知名度,缩小与头部的差距,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抓住弯道超车的机会。张毅认为,补贴大战极有可能使得行业格局出现一定洗牌。
“三国”相争,新茶饮得利
从结果看,外卖平台与茶饮品牌共赢的局面已然形成,某种程度上,后者的赢面更胜。
据7月5日大战当日数据,截至24时,淘宝闪购日订单数超8000万,其中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截至22时54分,美团日订单已突破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超过1亿单。
各方发布的战报中,也可一窥新茶饮品牌的成绩。淘宝闪购开全量首日,茉莉奶白订单量增长近3倍,上线24小时,奈雪的茶订单量同比涨超200%。7月8日,京东外卖上线4个月,瑞幸、库迪、蜜雪冰城等品牌销量破亿,霸王茶姬、古茗等品牌销量破千万。
据《晚点LatePost》此前报道,奶茶咖啡订单过去在主要外卖平台占比通常为10~15%,外卖补贴战后,京东奶茶咖啡订单占比超过50%,饿了么茶饮订单占比增加到25%。
资本市场方面,新茶饮品牌的参战正得到正向反馈。大战后首个交易日,7月7日,港股茶饮概念股集体上扬,带动A股食品饮料板块走强。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4月至今,古茗股价累计涨幅达70.69%,奈雪的茶涨52.89%,蜜雪集团涨28.92%,茶百道涨16.85%。
进入2025年,新茶饮品牌的资本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迎来IPO爆发期,补贴大战则为品牌扩大份额和营收增添更多想象,或提供新的故事范本。不过,头部品牌也应警醒价格战会否造成利润压缩,中小品牌能否抵御住长期的补贴压力,并在产品标准化层面形成稳定的供应能力。
张毅强调,“被补贴吸引来的价格敏感客户,在市场回归常态后可能会出现流失,需要做好思想准备。最关键的是如何通过产品升级、品牌价值塑造和用户体验优化层面留住消费者,这恐怕才是所有企业都该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