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累计在研创新药达4000余款,医药ETF收涨1.36%
创新药全产业链支持政策逐步落地,医保谈判等政策有望为创新药提供支付端增量空间,技术上不断有新突破引领行业革新。
7月9日,市场全天冲高回落,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板块方面,多元金融、短剧、银行、新型城镇化等板块涨幅居前,保险、稀土永磁、有色金属、风电等板块跌幅居前。截至收盘,沪指跌0.13%,深成指跌0.06%,创业板指涨0.16%。ETF方面,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512010)收涨1.36%,恒瑞医药(600276.SH)涨7.1%,泰格医药(300347.SZ)涨2.06%,华东医药(000963.SZ)涨0.99%。
消息面上,7月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袁达介绍,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68%,规模增加到3.6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2024年我国累计在研创新药达到4000余款,约占全球30%。
此外,据国家药监局最新统计显示,我国2025年上半年批准创新药43个、创新医疗器械45个,同比分别增长59%和87%。
国金证券表示,继续对医药板块在2025年走出反转行情抱有强烈信心,创新药主线和左侧板块困境反转依然是2025年医药板块的最大投资机会。建议关注泛癌种潜力的双/多抗药物、解决未满足临床需求的慢病药管线的创新药板块投资机会。同时建议关注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和消费领域边际变化的投资机会。
中信建投指出,目前创新药行业政策趋向温和,国内创新药公司业绩逐步放量,将迎来收获期。行业在技术突破、国际化加速和政策支持三轮驱动下发展,国内资产在ASCO大会的占比和口头汇报比例持续提升,下半年WCLC、SMO会议会有更多国内创新药数据读出。2024年以来,中国创新药BD交易量价齐升,创新药全产业链支持政策逐步落地,医保谈判等政策有望为创新药提供支付端增量空间,技术上不断有新突破引领行业革新。
上海证券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药创新发展,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发展。《措施》明确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进行疾病谱、临床用药需求等数据归集和分析,探索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医保数据服务,推动真创新和差异化创新。医保准入方面,综合考虑医保基金承受能力、临床需求、患者获益等因素,由医保部门与创新药企业谈判形成符合药品临床价值的医保支付标准。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快速增长,2024年原保险保费收入达到9773亿元,同比增长8.2%,与居民医保相比仍有开发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