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陈星灿:博物馆一票难求,激励考古工作者继续拓展历史
近两年,国内博物馆“一票难求”,许多文物成了“明星”,“博物馆热”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事实。
3月10日上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北侧举行。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陈星灿介绍道,博物馆一票难求,文物成了明星,这激励考古工作者继续用手拓展历史。陈星灿指出,刚刚过去的七天春节假日,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达到了惊人的7200万人次。殷墟博物馆自去年2月开馆至今年满周年时,接待观众达到了180万人次,三星堆博物馆去年接待观众达到了600万人次。“去年我还有幸随政协调研团到河南、山西、陕西调研,去了几个考古类的博物馆,也去了几个综合类的历史博物馆,很多‘明星文物’根本就挤不到跟前。”陈星灿表示,“博物馆热”确实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陈星灿认为,“博物馆热”出现的主要的原因是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要求都提高了。所以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文化产品,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一种需求,愿意到博物馆里去了解我们的古代、了解我们的历史。“不仅如此,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也因为考古挖掘的深入得到了极大的扩充和丰富,中国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的历史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充和丰富。”陈星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