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月度观察:新增逾期企业涉27家A股公司,国资背景公司占比提升
新增企业中,截至月末仍有逾期余额的公司数量较上月减少。
近日,上海票据交易所披露最新的票据逾期名单,2023年11月1日至2024年4月30日,发生3次以上票据逾期,且月末有逾期余额或当月有票据逾期行为发生的承兑人数量为1547家,今年以来,这一数字逐月减少。
按地区和行业来看,企查查数据显示,剔除金融企业后,发生逾期的1495家公司中,房地产行业公司占比约47%,比重较上月略有下降,但仍显著高于排在其后的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建筑业,这些行业占比大致都在10%左右。按地区看,位于山东省、广东省和江苏省的票据逾期公司最多,占比分别为18%、12%和9%,这一分布结构和上月相比基本一致。

A股方面,据不完全统计,4月新增出现在《承兑人逾期名单》中的公司,涉及A股上市公司的至少有27家。银柿财经据同花顺iFinD数据整理发现,这27家公司中,按实控人性质看,国资委、地方国资委、中央国有企业等国资背景的公司占比较大,达到了85%,较上月的50%显著提高,仅有4家公司由境内外个人实际控制。
不过,按逾期余额看,新“上榜”的A股公司中,截至月末有逾期余额的公司数量有所减少。此次除了*ST广田(002482.SZ)截至4月末的余额较大,达到2.92亿元以外,其余大部分公司截至4月末的逾期余额已结清。
事实上,*ST广田自2023年起就连续多个月份出现在逾期名单中,仅3月从名单中消失,4月又再次出现。据*ST广田4月公告,公司因破产重整执行完毕,公司债务危机化解、银行账户解除冻结并收到重整投资款14.14亿元,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影响已消除。但交易所并没有认可这一说法,5月10日针对*ST广田的持续经营能力等发出了年报问询函。
一般而言,除了流动性问题外,A股公司可能因系统时间差、交易对方未及时提示付款等原因出现票据逾期。如此次出现票据逾期的美芝股份(002856.SZ)告诉银柿财经,逾期原因系持票人提示付款清算方式不符合公司内部规定,公司先做拒付处理。以上票据均已结清,公司承兑票据不存在信用风险。有子公司此次出现票据逾期的华丰科技(688629.SH)向银柿财经解释道,逾期系收款方没有及时向银行提示付款导致的,华丰目前资金状况良好,没有因自身原因产生此情况。
此外,有不少A股公司或其子公司、控股股东连续三个月以上出现在《承兑人逾期名单》中。如旗下子公司逾期数量较多的*ST合泰(002217.SZ)、*ST傲农(603363.SH)、*ST汉马(600375.SH)、黄河旋风(600172.SH)等。另外*ST正邦(002157.SZ)、 *ST超华 (002288.SZ)、*ST洪涛 (002325.SZ)、龙元建设(600491.SH)的上市主体,孚日股份(002083.SZ)、ST富通(000836.SZ)、高斯贝尔(002848.SZ)、*ST嘉寓(300117.SZ)、曲江文旅(600706.SH)、永安林业(000663.SZ)的直接或间接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连续至少三个月出现在逾期名单中;ST中装(002822.SZ)、哈投股份(600864.SH)、海南瑞泽(002596.SZ)、上海沪工(603131.SH)、ST新纶(002341.SZ)等有子公司或孙公司连续至少三个月“上榜”。

附:截至2024年4月末涉及A股上市公司的票据逾期企业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