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亏6亿的开心汽车,接住借壳上市失败的“危”马
走了一个Apollo,又来了个开心汽车。
要“像牲口一样活下去”的威马,借壳上市计划宣告失败。但走了一个Apollo,又来了个开心汽车,让威马再度在生死关头,及时“续命”。
9月11日晚,开心汽车正式宣布已经与威马汽车签署了非约束性并购意向书,计划增发一定数量的新股,以并购威马汽车股东持有的威马汽车100%股权。
就在前几天,Apollo出行公告称,相关各方已同意终止收购威马协议,收购事项及配售事项将不会进行。9月10日,威马汽车官方微博发文称:“经过深思熟虑,威马汽车自愿终止与Apollo出行在港交所的RTO进程。目前威马汽车仍是Apollo出行的重要股东,未来将继续支持Apollo出行的发展。”

“救命稻草”连年亏损
银柿财经此前报道,2023年1月,Apollo出行宣布拟以20.23亿美元收购威马控股有限公司,将通过每股0.55港元的发行价配发288亿股的方式进行结算。完成此次收购后,威马汽车方面将持有311亿股Apollo出行股份,持股比例将从原来的23.67%增加到68.26%,成为Apollo出行的最大股东。
此举被认为是威马想透过Apollo出行借壳上市,进展顺利的话,原本可能在2023年二季度完成挂牌。但随着最新公告的披露,威马汽车借壳登陆港股的美梦也落空。
事实上,威马抓到的“救命稻草”也自身难保。此次接手的开心汽车成立于2015年,为人人网旗下子公司,已在纳斯达克上市。起初主要提供汽车金融业务,后进入二手车市场,目前为国内豪华二手车和进口新车主要经销商之一。2021年8月,开心汽车又着手投入新能源车赛道,不仅成立了新能源汽车部门,还开始组建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和营销等团队。
收购威马,开心汽车显然较为看重威马的智能化和造车能力,强调目前威马拥有温州生产基地、黄冈生产基地两座工业4.0标准的智能制造基地,是造车新势力中第一家、也是长期以来少有的兼具智造基地和两张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代表性企业。
开心汽车董事长兼CEO林明军表示:“威马汽车时尚科技的品牌和产品定位与开心汽车的发展规划非常吻合;通过这次并购合作,威马汽车也将拥有更大的资本舞台,更好地推动智慧出行产业的发展及落地。”
不过,造车“烧钱”众所周知,从开心汽车的财报看,公司已连续多年亏损,其中2022年营收为8284万美元,净亏损8470.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2亿元)。以开心汽车目前的状况能给到岌岌可危的威马多大支持,还是个问号。
创始人沈晖身居海外
当然,最致命的问题还是出在威马自己身上。曾几何时,威马是与“蔚小理”并排的新势力造车第一梯队,备受资本青睐,销量也一度处于领先,但逐渐,威马消失在销量排行榜,消失在大众视线范围内,再次出现,几乎都伴随着缺钱、降薪、裁员、关店等消息。
此前威马的招股书显示,威马汽车2019~2021年分别净亏损41.45亿元、50.84亿元和82.06亿元,三年合计亏损174亿元。
公开信息显示,8月7日,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新增3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总计7659万余元;8月11日,威马汽车新增一则冻结60亿元股权的信息,冻结期限自2023年8月11日至2026年8月10日。
另一方面,威马汽车创始人兼CEO沈晖仍活跃在微博,点赞了本人限高令已撤销的官方微博,该条内容还透露,威马汽车正在沈晖的带领下,全力开展用户服务,依法有序清偿债务,并在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出海计划,有望于近期复工复产,恢复正常运营。
开心汽车的公告中同样提到了出海内容,称威马汽车已在欧盟、中东、东盟、北美等地具体推动多元化合作项目。9月10日,沈晖发文透露了自己在海外的出差行程,意有所指地表示“好事多磨,静待花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