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寒冬中股东大会实纪:晶澳科技的战略抉择与全球化布局
“当前的调整是阶段性的。”
2025年,光伏行业正处于从政策驱动迈向技术驱动的关键转型阶段,当下行业深陷低谷,面对严峻的内卷态势,该如何破局前行?近日,稳居光伏行业第一梯队的晶澳科技(002459.SZ)召开了2024年度股东大会。会上,公司管理层针对股东提出的问题,深入研判了未来行业的发展走向,同时分享了公司对于在H股上市的战略思考。

售价下降导致增量不增收
2024年,全球能源转型持续加速,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成本下降、政策推动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全球光伏装机持续增长。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的数据,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达599GW,同比增长35%,再创新高;截至2024年底,全球光伏累计装机超过2TW。预计到2025年底,全球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规模将超过煤电,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装机电源。同时,新能源占比提升后面临更多的电力系统平衡问题、产能过剩带来的价格波动和企业盈利承压、地缘政治影响主流市场需求、贸易壁垒和本土化要求不断增多等一系列问题,也为全球光伏发展带来不确定性。
晶澳科技财报印证了这一矛盾局面。2024年晶澳科技实现营业收入701.21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56亿元,公司报告期末总资产为1129.5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78.96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72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38亿元。
在股东大会上,晶澳科技财务负责人李少辉表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较上年下降14%。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收入下滑,但产品出货量实现增长,这表明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售价下跌。2024年,公司产品售价呈现断崖式下跌,导致出现“增量不增收”的现象。
另外,晶澳科技现金流数据更凸显经营压力。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46亿元,较上年的124亿元下降73%。
对此,李少辉表示,虽然该数据降幅显著,但经与同行业对比分析,公司各项经营指标在行业内仍处于较优水平,尤其是在经营活动现金流管理方面表现突出。晶澳科技历来高度重视经营活动现金流管理。追溯历史数据可见,公司(前身为美股上市公司)是唯一一家连续15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正的头部光伏组件供应商。
董事长判断行业未来会迎来较好形势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24年多晶硅价格下滑超39%、硅片下滑超50%、电池片下滑超30%、组件下滑超29%。价格的快速下滑严重压缩了企业盈利空间,行业亏损面持续扩大,部分中小企业宣告破产。
“当前各行业内卷态势显著,光伏行业亦不例外。光伏多年来作为各国及地方政府重点支持的产业项目,在政策持续推动下,行业规模扩张的同时也形成了当下的竞争格局。”晶澳科技董事长、总经理靳保芳在会上说。
靳保芳继续说,政府已高度关注光伏行业内卷问题。此前,相关领导已经赴公司基地调研了解情况,此外,从市场经济规律来看,行业竞争中自然会伴随企业优胜劣汰,部分市场主体退出亦属正常现象。
靳保芳认为,光伏行业的发展前景仍值得期待,当前的调整是阶段性的,随着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行业终将迎来良性发展的机遇期。“光伏越来越好是时间问题,一定会迎来一个比较好的形势。”
晶澳科技副总经理杨爱青进一步补充,当前市场已处于底部阶段。至于何时触底反弹,业内观点不一。这既需关注国家后续政策走向,正如公司董事长提及,政策发力往往见效较快;若仅遵循自然经济规律,预计回升周期或延至明年。
公司为国际化市场谋篇布局
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晶澳科技正加速全球化布局。晶澳科技判断,2025年中国、欧洲、美国依旧是全球光伏的主要增量市场,但增速逐步放缓;东南亚、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在电力刚性需求、能源转型迫切要求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光伏装机增长迅速,市场占比持续上升。为匹配这一战略,晶澳科技于2025年4月向港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
公司在公告中表示,为进一步推动公司全球化发展战略,加快市场、供应链、研发三位一体的全球化建设,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国际品牌形象,提高公司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经董事会、股东会同意,公司计划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李少辉称,公司海外市场业务收入占比长期维持在50%以上。基于此,若要推动公司进一步发展,需在资本平台层面寻求海外支撑。港股上市对公司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海外资本市场影响力与产品市场影响力具有协同效应。以非上市公司为例,客户在采购产品时,往往对非上市主体的品牌认知度较低;而如格力、海尔等家电企业,因其上市公司属性,公众通过股评等渠道对其品牌更为熟悉,进而增强了产品的社会影响力。同理,公司若在资本市场建立影响力,可有效促进产品市场拓展;而产品销售业绩提升、客户反馈良好,又将反哺资本市场表现,形成双向促进的良性循环。
此外,杨爱青总结,作为光伏行业早期入局者,具备显著先发优势:销售网络覆盖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长期积累的市场经验与渠道基础构成品牌竞争力;产品技术水平稳居全球前列,与其他头部企业技术实力相当;此外,生态体系建设完善,供应商网络、合作伙伴等资源储备丰富,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