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石头、恒瑞赴港上市,龙头科技企业重塑港股生态
石头科技同样是外资青睐标的之一。如全球著名投行高盛在年初发布的研报中,肯定了石头科技业绩增速,并将石头科技定义为“扫地机器人行业的新兴全球领头羊”。
今年以来,港股IPO市场持续活跃,募资金额已超780亿港元,同比增长超670%。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A股上市公司已在港股上市,“A+H”上市模式持续升温。
“港股热”还在持续,6月6日,石头科技(688169.SH)发布公告称,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而在刚刚过去的一周(2025.6.9-6.15),港股IPO市场共有10家公司递交了上市申请,包括银诺医药、创智芯连、广合科技等。
包括石头科技在内的一众龙头公司的A to H上市浪潮意味着什么,能否给长期被认为“流动性不足”的港股市场,带来正向改变。
石头科技们赴港上市带来“硬制造”元素
中金公司分析师认为,A股龙头企业赴港上市,有助于改善市场结构。
“此前港股备受诟病的一个问题就是行业结构偏科,例如老经济金融、电信、能源等占比较高,但2018年上市制度一系列改革后,一大批互联网公司赴港上市或从美国中概股回归,已经明显改变了这一局面,使得港股已经成为互联网新经济的主要阵地。”
随后,2021年之后,港股又被认为商业模型等主导的“软服务”较高,但“硬制造”不足。
不过,在中金分析师看来,港股上述“偏科”局面,随着2021年以来新能源车企陆续赴港上市,以及近期制造业龙头的成功登陆,将有望大幅改善:“目前,港股的市场结构已经越来越均衡,更能反映中国经济的结构性方向。后续越来越多A股各行业龙头企业,例如三一重工与三花智控等制造业龙头,海天味业、牧原股份等消费领军企业准备逐步赴港上市,这也将有望进一步优化市场结构。”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近期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和香港IPO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同样诠释了港股正在拥抱新兴产业。
报告根据截至6月11日的公开信息预估,香港市场2025年上半年预计约40家公司首发上市,筹资额约为1087亿港元,IPO数量和筹资额分别同比上涨33%和711%。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大型IPO推动,预计上半年的筹资额将超过2024年全年筹资总额。
在行业分布方面,“新消费+硬科技”行业成为港股新引擎。2025年上半年,生物科技和健康、零售和消费两大行业的IPO数量并列第一。
大型“A+H”企业上市,助推工业(含先进制造业)的IPO筹资额位列行业之首。这一趋势表明,港股市场正在积极拥抱新兴产业,为科技创新和消费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2025年5月,港股IPO“科企专线”正式推出,标志着港股市场进一步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
安永大中华区财务会计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刘国华表示,“科企专线”进一步便利特专科技公司和生物科技公司申请上市,特别是聚焦于技术密集、研发周期长且对信息披露敏感的高潜力科技公司,有利于缩短筹备时间,减少合规成本,提升融资效率。这一政策出台,将为更多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上市机会,推动港股市场创新发展。
优质企业吸引长线资金流入港股
除改善香港市场原本产业结构外,分析师们认为,随着港股市场沉淀越来越多类似石头科技、宁德时代等优质企业,各路资金、尤其是长线资本,会纷纷在港股市场抢筹优秀企业,而长线资金的驻扎,反之又会给港股市场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由此形成正向循环。
中金分析师表示:“港股市场近年来一系列改革措施也有望吸引更多资金沉淀,实现优质公司与资金的双向正循环。近年来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使得越来越多的优质中概股企业有望回归港股市场上市。与此同时,港股市场一系列改革措施,例如人民币港币双柜台,上市制度改革以及互联互通扩容等因素,也将强化香港作为中国资产投资窗口,以及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地位。”
事实上,今年以来,优质科技企业的港股IPO,已经在吸引资金强势流入。
例如,某外资投行亚太高管今年3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市场拐点已到,外资对港股市场的兴趣大幅提升。
6月他再次接受采访时说,美国的关税政策并没有动摇外资的热情。“从5月和6月外资参与香港IPO或者再融资项目的情况可见,海外长线资金对中国项目保持了热情。”
据不完全统计,近期参与香港市场IPO或再融资项目的海外机构包括柏基、淡马锡、富达国际、摩根大通、瑞士百达、汇丰、富达投资、瑞银、霸菱、宏利、普信集团、联博、路博迈、法巴、景顺、施罗德等。
比如,今年以来全球最大IPO项目宁德时代港股IPO,融资额高达53亿美元,该项目的联席保荐人包括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国际、摩根大通、美国银行、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银等。
值得一提的是,石头科技同样是外资青睐标的之一。如全球著名投行高盛在年初发布的研报中,肯定了石头科技业绩增速,并将石头科技定义为“扫地机器人行业的新兴全球领头羊”。
中资同样“抢筹码”
瑞恩资本的统计显示,过去6个月,按参与的项目数量计算,港股IPO项目数量领先的保荐人包括:中金公司12家,保荐参与率为31.6%;华泰国际、招银国际各8家,保荐参与率为21.1%;中信证券、瑞银各5家,保荐参与率为13.2%。此外,建银国际、摩根士丹利、高盛、中信建投、美林、农银国际、花旗、富瑞金融等机构都参与了多个项目。
尽管能给港股带来一系列改变,但中金分析师警告,港股IPO与配售的激增,可能给市场短期带来一定流动性供给压力,尤其是情绪和估值较为透支的情况下:“流动性供给的大幅增加也会对市场造成扰动,尤其是当情绪和估值较为极致的时候。南向资金的定价权虽然在边际上和结构上都不断提升,但面对可以借券卖空的外资与无法参与的配售,不存在绝对的定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