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解禁H20引爆AI算力狂潮,恒生科技指数ETF大涨近3%!
恒生科技指数ETF(159742)早盘高开,盘中持续震荡,上涨近2.5%,成交额破1.5亿元,换手率近7%,交投活跃。
港股拉升,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涨幅扩大至逾1%,恒生科技指数涨1.82%。安踏体育涨超4%,百度、阿里巴巴、携程集团、阿里健康均涨超3%。
相关ETF方面,恒生科技指数ETF(159742)早盘高开,盘中持续震荡,上涨近2.5%,成交额破1.5亿元,换手率近7%,交投活跃。成分股中多数上涨,同程旅行涨超5%;阿里健康、携程集团-S、快手-W、腾讯音乐-SW涨超3%;百度集团-SW、京东健康、阿里巴巴-W、金山软件等个股跟涨,涨幅均超2%。
港股互联网ETF(159568)高开,盘中持续震荡,上涨超2%,成交额破亿元,换手率近30%。成分股中超半数上涨,狮腾控股涨超6%;同程旅行涨超5%;第四范式涨超4%;阿里健康、阅文集团、大麦娱乐、京东健康、医脉通涨超3%。
消息面上,2025年7月14日,据英伟达公告,英伟达将恢复对中国的H20销售,并宣布推出一款完全符合中国要求的新GPU。7月份,CEO 黄仁勋在华盛顿和北京地区持续推广 AI,黄仁勋指出,英伟达正在申请再次销售英伟达H20,美国政府已向英伟达保证将发放许可证,英伟达希望尽快开始交付。同时,黄仁勋宣布推出一款全新、完全合规的英伟达RTX PRO GPU,该GPU将非常适合智能工厂和物流的数字孪生人工智能领域。
分析来看,此前压制互联网大厂算力开支的因素得到解决,本次H20恢复对华销售后将加速互联网大厂资本开支,带动国内AI产业链进一步发展。同时港股科技龙头后续针对AI大模型的叙事得以继续,并且通过AI继续优化企业成本,预计三四季度聚焦港股科技龙头的恒生科技指数净利润有望重回高增速。
H20芯片是英伟达为满足美国此前出口管制政策而专门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AI加速器,是 H100的简化版。根据美国现行和之前的出口规定,H20也是英伟达可以向中国出口的最先进的 AI芯片。H20 的算力仅为H100的六分之一,但凭借其高带宽和内存优势,在实际应用中仍具有一定竞争力。
目前,H20芯片是中国市场上的重要AI加速器。尽管性能不及H100,但其在集群模式下通过增加芯片数量可以实现接近H100的算力。此次H20的解禁可满足部分国产大模型训练和推理的需求,有利于国内AI模型的硬件和软件能力进一步提升。
为什么H20恢复对华销售是一定的?英伟达上半年由于被政府禁令,100多亿美金的H20库存无法对中国销售,且该系列仅供中国,所以如果英伟达下半年不完成该库存销售,将对英伟达净利润造成严重损失。
所以本次H20仅开放库存,目前方案是售完无补。H20库存量较大,有望极大缓解国内大厂缺卡现状,保证今年供应,并给B30系列推出和国内GPU良率提升以充足的时间。8月12日美中关税休战即将到期,后续仍存不确定性。
前期由于H20被禁,我国许多依赖英伟达芯片的新建或在建的数据中心项目面临延期或缩减规模,包括阿里云“云脑”项目、贵阳数据中心集群等。根据电子产品世界报道,2024 年 Q4 至 2025 年 Q1,中国厂商采购了超 60 万张 H20 订单(包括腾讯、阿里、字节等),但在禁令生效前约有40%尚未交付。
自4月H20被禁后,市场悲观预期进一步演绎,从担忧卡到货影响招标,延伸至影响今年AIDC上架和交付,进而影响营收和业绩,导致AIDC板块前期未能上涨。 往后看,字节跳动、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已对B30释放测试意向,同时H20解除禁售,此前芯片供给限制有望解除。后续招标上,根据字节跳动采购部,其华东和华北区域自建数据中心模块化机房单元将于7月30日启动招标,随着H20禁售解除,AIDC招标有望全面加速。
大厂资本开支有望实质性反转,所以近期港股相关的大厂与大厂云大涨。大厂7月预计拿到新卡样卡测试。新卡性价比优于国产卡,大厂测试结果和加单情况是关键。若7月测试结果好且后续下单,将支撑AIDC板块。
中美缓和后,H20芯片恢复对华销售,短期内科技板块胜率将提高。港股科技方面,从资金面分析,市场外资占比较高,本次将迎来外资回补估值性价比、盈利确定性较高的港股互联网板块。从业绩面分析,预计互联网龙头公司下半年资本开支将得以延续,AI叙事重回主线行情,在后续国内外大模型更新,互联网大厂算力订单继续落地催化下,恒生科技有望不断走强。
恒生科技指数ETF(159742)跟踪指数覆盖互联网软件、移动互联网、互联网服务、家庭娱乐等细分领域。前十大权重股包括比亚迪股份、阿里巴巴-W、美团-W、腾讯控股、小米集团-W等,合计权重70%,头部集中度高,指数深度受益AI应用端发展。
该指数近一年涨幅47.76%(截至2025年7月1日),显著跑赢恒生指数(同期涨幅35.88%),核心驱动为AI大模型商业化加速与互联网龙头利润释放。叠加成分股平均研发投入占比达12%,腾讯、阿里等头部企业年研发支出超百亿,深度布局AI Agent、Sora视频生成等前沿领域。
龙头主导:指数超千亿港元市值企业占比超80%(腾讯、阿里、美团、比亚迪、小米等),500-1000亿港元中坚力量占比超10%(地平线机器人、阿里健康、比亚迪电子),形成"巨头引领+中部创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