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将物价涨幅预期目标定为2%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通过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着力提振消费、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和价格战、更大力度稳住楼市股市,更好地促进物价温和回升。
3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吹风会。会上,《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陈昌盛在谈到CPI涨幅预期目标时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物价涨幅预期目标调整为2%左右,跟往年有所不同,背后是一个更为积极、政策导向更加鲜明的信号。主要考虑是,在当前我国物价下行压力大于上涨压力背景下,向全社会和市场强化价格指标的导向作用,努力通过各种政策推动物价温和回升,这样既可以保障老百姓基本民生不受影响,同时有利于提振市场预期、促进企业增加投资,使得老百姓有更多就业增收机会,有利于改善整个国民经济循环。
“价格是市场经济的基本信号,是经济运行的‘体温’,过高了、过低了都不好。大家可能关注到,近两年我国物价水平总体是偏低的。从消费者静态角度来看似乎是好事,同样一百块钱可以买到更多东西。但从国民经济大循环和动态角度来看,物价持续偏低并不好,会造成实际利率偏高,债务负担加重,这样企业就不愿意增加投资,老百姓也少了就业和增加收入的机会。从历史经验和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物价温和上涨是经济运行健康的一个表现。”陈昌盛进一步解释道。
针对如何推动物价温和回升这一问题,《政府工作报告》大致有四方面的措施: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着力提振消费、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和价格战以及更大力度稳住楼市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