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张懿宸:险资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有较大提升空间
险资进行长期股权投资,今年将迎来增量资金。
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开幕会举行。全国政协委员、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懿宸今年提交了三份提案,涉及提振消费、推动长期资金入市、进一步打通并购基金发展难点堵点等内容。
关于中长期资金入市,张懿宸认为,我国保险业资金用于长期股权投资比例的提升空间较大。
张懿宸建议,给予保险资金参与并购投资更为灵活的空间,稳步释放险资权益资产配置空间,持续优化并购贷款政策。同时,可以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降低部分风险因子的计算比例,提高保险公司的资本使用效率,稳步释放权益资产的配置空间。
险资进行长期股权投资,今年就将迎来增量资金。今年1月底,证监会主席吴清曾表示,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将在2025年上半年落地,资金规模将不低于1000亿元。并且,在现有基础上,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A股投资规模和实际比例,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
在建议推动长期资金入市方面,张懿宸提到了养老金入市的相关问题。
随着我国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当前养老三支柱(养老金、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的发展存在不平衡问题,人均养老储备较低,区域差异较大。
张懿宸认为,当前需要采取多项措施,如加快构建更均衡的养老三支柱体系,适度放宽养老目标基金的投资限制,优化养老金投资税收优惠政策,以尽早建立稳健的社会保障资金投资体系,推动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
如何推动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入市,张懿宸建议,一是要加快优化相关法律与政策,构建一套能够体系化降低投资风险、保障养老计划参与人获得有吸引力长期投资收益的投资管理体系。
二是不断扩大基金投资范围,逐步提高投向权益类资产比例。今年初,证监会提出推动将符合条件的指数基金类公募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鼓励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人探索开展差异化投资,支持各类中长期资金开展金融期货和衍生品套期保值交易,都是行业盼望已久的重要突破。
张懿宸表示,应持续支持和引导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在监管允许范围内不断提升权益类产品投资比例,放宽社保基金等专业长期资金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的比例限制。
在投资市场选择方面,除了国内资本市场,张懿宸还建议,应促进内地养老金等长期资金投资香港市场。这既是提升内地长期资金收益、优化资产配置、支持应对老龄化挑战的关键举措,也是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要路径。
在投资比例方面,张懿宸认为,可将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的境外投资比例上限从20%提高至30%,并可考虑单设“香港专项额度”,优先支持投资香港市场的各种金融产品,包括港股及科创企业股权。借鉴沪深港通机制,探索试点“养老基金通”,为内地养老金提供更丰富的投资产品选择。
张懿宸还建议,对投资香港市场满一定年限的社保资金,减免其资本利得税;对参与跨境投资的内地机构,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