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与车主的battle:官司背后另有输赢

银柿财经 田子木 2021-10-13 19:37:36

有专家表示:“在一定意义上,特斯拉也希望通过司法途径,以正视听,帮自己澄清问题。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诉讼,特斯拉也可实现自我炒作,还是免费的。”

又一起特斯拉维权案登上热搜。

10月11日,一纸民事判决书显示,特斯拉起诉“812温州特斯拉失灵”车主名誉权纠纷一案,经调查,事故系车主误把油门当成刹车所致,法院判决车主陈某向特斯拉赔礼道歉,并支付后者赔偿款5万元。

随后,词条 #车主谎称特斯拉刹车失灵被判赔5万# 登上热搜,24小时内阅读量达4000多万次,再次引发热烈讨论。

就在几天前,特斯拉刚向另一维权车主索赔500万元,热度还未完全散去,新的话题又已出现。

厂商反告消费者,在国内车企而言并不多见。特斯拉为何一定要跟车主“争个明白”?

特斯拉赢了一次

温州特斯拉刹车失灵案的判决结果,是特斯拉与维权车主旷日持久的纠纷中,为数不多的一次胜诉。

事件的起因是,2020年8月12日,车主陈某驾驶特斯拉回家途中突然加速,冲入停车场,与停车场内停放的车辆和设施发生碰撞,陈某受伤。

自8月16日起,陈某在个人社交平台上,以短视频形式持续发布有关“特斯拉突然加速刹车失灵”等内容,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过类似观点。根据陈某的表述,事发时“车子自动加速到120码,刹车失灵,直接飞起来三四米高”。

陈某还在视频中表示,“找不到证据告特斯拉”,自己早已放弃维权,“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去买它的车,珍爱生命,远离特斯拉”。

当事车主表示“放弃维权”时,特斯拉却以捏造虚假事实、侵害其名誉权为由将陈某告上法庭。

经调查,事发后的检测结果显示,碰撞发生前,加速踏板被全力踩下,而制动踏板未被踩下,由此,上述事故系被告陈某对车辆加速踏板、制动踏板错误操作所致。且陈某彼时做笔录时,承认当时确实没踩刹车,而是把油门当刹车踩了。

法院判定,事故系陈某操作不当造成,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由于被告的侵权行为对原告的名誉造成损害,酌情确定被告向原告赔偿损失5万元。

对此,陈某向媒体表示,目前还没有收到纸质判决书,但不接受法院判决结果,“我肯定会提起上诉”。此前他曾在个人社交账号声称,当时是“在朋友劝说下为了保险公司理赔,不得已承认踩错踏板”。

就算败诉也会索赔

在上述案件的判决书中,记录了车主陈某的辩词。他提到,出现事故后曾多次找特斯拉要事故前半个小时的行车数据,均被拒绝,无奈之下寻求媒体帮助,采取的是“弱势消费者面对强势商家有限的维权方式”。

但在这种强弱对垒中,也不乏“弱势消费者”胜诉的案例。

9月17日,在特斯拉官方认证二手车平台买到事故车的维权车主韩潮,发微博称:“我胜诉了,北京二中院维持一审原判,特斯拉存在欺诈,驳回上诉,退一赔三。”韩潮的维权历时755天。

不过,9月26日,韩潮再次发微博表示,特斯拉以名誉权被侵犯为由向前者提起上诉,并要求法院进行财产保全,合计索赔505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在上海车展维权的车主张女士也在个人微博表示,特斯拉要求自己赔礼道歉并赔偿名誉权损失500万元。有网友调侃称:“没有500万元都不敢买特斯拉。”

即便败诉也可提请索赔,名誉权受损似乎正成为特斯拉面对维权车主时惯用的手段。在温州维权案成为近期特斯拉首个名誉权胜诉的案例后,类似的索赔是否会成功?

有律师向媒体表示,在韩潮一案中,由于判决书已认定特斯拉构成欺诈,所以韩潮使用一些批评性的语言对特斯拉作出负面评价属于正常的商业评价,特斯拉应对其容忍;但超出正常商业评价范围的用词,已经涉嫌构成侮辱性语言,韩潮还是可能构成名誉权侵权的。

但与此同时,“特斯拉难以举证证明具体损失,即便受害消费者构成侵权,也不会承担高额赔偿”,最主要的责任是停止再使用侮辱性语言。

特斯拉为何要battle到底? 

但事实是,在一场场与维权车主斗争的官司中,特斯拉既捍卫了自己的名誉权,又损害了品牌的名声。

上海车展维权事发后,特斯拉就因其强硬的公关态度饱受诟病,社交媒体上充斥着“特斯拉太傲慢”“特斯拉滚出中国”等评论。对于特斯拉以名誉权受损起诉维权车主,甚至有网友称其为“恶意诉讼”“怕自己的名誉损得不彻底,自己再添把火”。

实际上,车企与车主之间的博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车主维权难的现象在传统燃油车时代就时有发生,为何在新能源汽车时代会频繁上热搜?还要从二者的区别说起。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智能网联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禁告诉银柿财经记者:“硬件方面,电动汽车的零配件是少于燃油车的,相对来说,电动汽车在机械方面的故障率更低。但软件方面,电动车的智能化水平更高,涉及更多的软件应用。那么,作为智能电动车,其智能化水平越高,软件的故障率相对会比燃油车更多,这是可以理解的。”

同时他表示:“从维权的角度看,由于电动车维权大多是软件故障问题,而电动车软件目前还处于发展过程中,国家的相关监管法规还没有跟上,所以消费者在这方面的维权其实挺难的。”

对此,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则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新能源汽车并非存在更多需要维权的问题,“新能源汽车的问题更容易判断,因此纠纷更少”。

同样是发生过车主维权事件的头部新能源车企,蔚来、理想所经历的纠纷,为何在关注度和舆论影响上都与特斯拉相差甚远?王禁认为其中牵涉很多因素。

首先,在品牌力方面,特斯拉顶着电动车第一品牌的光环,自然是强过“蔚小理”等国内新能源车企的,品牌力越强,影响力就越大。其次,特斯拉作为外资企业,与中国的消费者对簿公堂,更容易引起舆论关注。再加上特斯拉近年来的价格下降较多,本身就招致颇多怨言。

对于系列维权事件可能招致的负面影响,特斯拉不是没想到,但仍然选择“一意孤行”与消费者“死磕”到底,王禁认为这与特斯拉创始人伊隆·马斯克的个性不无关系。“马斯克是一个很强硬的人,他会认为‘我的产品没问题,你们不应该来对我的车子进行栽赃或维权’,当他认为消费者是过度维权时,更愿意采用司法途径来解决争端,以正视听,帮自己澄清问题。”

易车研究院院长周丽君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舆论影响的大小取决于各企业的处理方式。“理想、蔚来都是本土企业,在处理问题时灵活多了,比较有中国特色。而特斯拉的企业风格不同于中国的主流车企,再加上在马斯克的带领下,特斯拉品牌具有其典型的棱角分明的风格,秉承着就事论事的态度处理问题:产品缺陷就赔钱,过度维权就上诉,结果由法院说了算。”

市场依然“拥抱”了特斯拉

“每个企业行事风格不一样,导致的结果就不一样。”周丽君提到,即便特斯拉收到的投诉很多,但喜欢特斯拉品牌的用户仍然会很喜欢。

根据易车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乘用车品牌净推荐率洞察报告》,2021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主流品牌净推荐率排行榜中,坦克、蔚来、理想、特斯拉分别位居前四,其中,特斯拉的净推荐率为58.82%,相比2020年前8月份52.07%的推荐率,呈上升趋势。

与此同时,特斯拉的市场表现也证明,维权事件对特斯拉的影响,还不足以伤及“要害”。崔东树认为,频发的维权事件,反而促进了特斯拉的销量增长,“维权的多,但如果大部分情况下证明产品没问题,自然能够建立起更好的购买信心”。

乘联会昨日发布的9月份乘用车数据显示,9月份,特斯拉中国批发量(含出口)为56006辆,环比上涨26.53%,同比增长394%;在中国市场销量为52153辆,环比8月的12885辆上涨304.76%。

“评价一家企业好不好,归根到底在于其产品力。”周丽君认为,“不得不承认,特斯拉在技术创新、服务网点建设方面的确做得很好。”

王禁也坦承:“至少从目前来看,特斯拉依然是卖得最好的电动车。”

同时,王禁表示:“至于特斯拉维权所涉及的故障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部门站出来说‘特斯拉就是有问题’。如果有这种情况出现,或许消费者对特斯拉品牌的信任就会顷刻瓦解,到时候大家就不会再买特斯拉的车了。”

(编辑:杨萌)
实时资讯
更多
09:51
美国众议院宣布将7月14日当周定为“加密货币周”
09:49
巴西金融系统遭网络攻击 巴央行紧急介入调查
09:48
王毅:稀土不会成为中欧之间的问题
09:48
公安部:将采取措施严打医美领域违法犯罪
09:47
大成基金宣布不低于1000万元自购旗下基金
09:32
截至7月3日两市融资余额增加33.83亿元
09:13
天坛生物下属公司屋顶光伏项目并网 每年可节省电费超80万
09:08
九台农商银行:吉林金控有条件全面现金要约 收购溢价约70.73%
09:06
普京与特朗普通话 讨论中东局势、俄乌谈判等
2025-07-03 21:39
美国5月国际贸易逆差升至715亿美元
2025-07-03 21:39
上海新开至乌兰巴托、塔什干、阿拉木图客运航线
2025-07-03 21:38
工信部召开光伏行业制造业企业座谈会
2025-07-03 21:19
虹软科技股东瑞联新产业减持计划实施完毕,套现超5亿元
2025-07-03 21:18
咸亨国际股东减持计划实施完毕 有限合伙企业累计减持3%股份
2025-07-03 21:17
普瑞眼科7882.96万股限售股即将解禁,占总股本比例为52.6869%
2025-07-03 21:15
今年前5个月,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和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2025-07-03 21:14
美登科技及相关负责人因信披违规收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2025-07-03 21:14
永太科技及子公司起诉天赐材料名誉权侵权,涉案金额5751.93万元
2025-07-03 21:13
建投能源董事长曹欣因工作调整辞职
2025-07-03 21:12
诚邦股份股价异动 提示控股股东股票质押比例较高等风险
09:51
美国众议院宣布将7月14日当周定为“加密货币周”
09:49
巴西金融系统遭网络攻击 巴央行紧急介入调查
09:48
王毅:稀土不会成为中欧之间的问题
09:48
公安部:将采取措施严打医美领域违法犯罪
09:47
大成基金宣布不低于1000万元自购旗下基金
09:32
截至7月3日两市融资余额增加33.83亿元
09:13
天坛生物下属公司屋顶光伏项目并网 每年可节省电费超80万
09:08
九台农商银行:吉林金控有条件全面现金要约 收购溢价约70.73%
09:06
普京与特朗普通话 讨论中东局势、俄乌谈判等
2025-07-03 21:39
美国5月国际贸易逆差升至715亿美元
2025-07-03 21:39
上海新开至乌兰巴托、塔什干、阿拉木图客运航线
2025-07-03 21:38
工信部召开光伏行业制造业企业座谈会
2025-07-03 21:19
虹软科技股东瑞联新产业减持计划实施完毕,套现超5亿元
2025-07-03 21:18
咸亨国际股东减持计划实施完毕 有限合伙企业累计减持3%股份
2025-07-03 21:17
普瑞眼科7882.96万股限售股即将解禁,占总股本比例为52.6869%
2025-07-03 21:15
今年前5个月,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和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2025-07-03 21:14
美登科技及相关负责人因信披违规收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2025-07-03 21:14
永太科技及子公司起诉天赐材料名誉权侵权,涉案金额5751.93万元
2025-07-03 21:13
建投能源董事长曹欣因工作调整辞职
2025-07-03 21:12
诚邦股份股价异动 提示控股股东股票质押比例较高等风险
热门文章
日排行 周排行
银行股“涨”声不断,平安银行价值重估正当时
银柿财经 07-03
1
2025年全球银行1000强出炉 工建农中蝉联前四强
银柿财经 07-02
2
“A股超级联赛”2025半程战罢 江苏十三支“球队”战况大盘点
银柿财经 07-03
3
A股上半场|政策“包容性”提升,上半年重大资产重组数量同比翻倍
银柿财经 07-03
4
上半年公募“科技投手”哪家强?“冠军基”赚了53%
银柿财经 07-03
5
创业板未盈利企业IPO激活,大普微携“特别表决权”安排首单受理
银柿财经 07-02
6
子公司正式入局无人机,中原内配“抢滩”低空经济万亿市场
银柿财经 07-03
7
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奇安信正式发布奇安云镜SASE 加速数字办公新时代
银柿财经 07-03
8
财经早知道|证监会:始终把维护市场稳定作为监管工作首要任务
银柿财经 07-03
9
ETF半年热榜关键词:创新药、微盘、债基ETF
银柿财经 07-0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