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充分发挥财政政策作用,着力支持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024年,财政部将继续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带动引领作用、政府投资基金的增信撬动作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壮大,促进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推动产业新赛道加快培育开拓,有力有效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公布2023年全年财政收支情况。银柿财经从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1万亿元,增长6.4%,全国31个省份财政收入全部实现正增长;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23年达到27.46万亿元,增长5.4%,重点领域得到有力保障。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明确部署,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如何充分发挥财政政策作用,有效支持经济复苏?财政部将“着力支持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放在了突出位置。一方面,用好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政策工具,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链,推动解决好基础产品、核心技术、关键软件等方面的难点堵点问题;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先进制造业产业投资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的撬动引导作用,以市场化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制造业重点领域,培育产业新赛道。
据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介绍,2023年,中央财政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支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财政部出台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完善制造业财政专项资金、政府投资基金等支持政策,其中,实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应用保险补偿政策,中央财政对投保企业保费的80%给予补贴,累计支持了3万多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市场应用。
针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央财政制造业专项资金,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支持力度,财政部安排30亿元支持启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首批择优确定了30个试点城市,引导地方加强政策统筹,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针对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持续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财政奖补政策,充分发挥好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作用,至2023年底,中小基金已累计投资36支子基金,子基金累计投资金额达到477.6亿元,其中投资种子期、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金额占比达到70%以上。
在统筹助企纾困方面,2023年,财政部分批次延续优化70余项到期的税费优惠政策,大部分政策直接延续到2027年底,重点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持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同时,聚焦特定领域、关键环节,精准实施新的税费优惠政策,除“实施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外,还包括“提高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2023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的资金规模超过2.2万亿元,其中,制造业以及与之相关的批发零售业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将近9500亿元,占总规模的42.6%,是享受税费优惠比例最高的行业。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表示,2024年,财政部将继续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聚焦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
同时,王东伟表示,2024年,财政部门将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举措推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政策取向上,做到四个“注重”:注重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科技创新,促进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注重发挥需求牵引作用,更大力度推动创新成果应用迭代,以市场化方式破解初期应用瓶颈;注重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整合优化相关财政专项,聚焦重点产业链,支持攻关突破一批短板弱项技术;注重激发科研人员活力,支持推进高校和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加快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
在经费使用上,财政部将着力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加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投入力度;大力支持保障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支持布局一批国家科技重大项目;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为重点,支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项目、资金、人才、基地创新资源的统筹,全面加强绩效管理。
据了解,近年来,国家财政把科技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优先予以保障。2018年至2023年,财政科技支出从8327亿元增长到10567亿元,年均增长6.4%。在中央一系列政策的支持和财力有力的保障下,2023年,国家实验室体系加快形成,大科学装置加速布局建设,神舟十七号成功发射,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制造等领域一大批创新成果相继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