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处罚、留置、刑拘,12月第一周至少15家上市公司“出事”
包括但不限于被立案、行政处罚、留置、刑拘等情形。
继12月5日晚间算力概念股恒润股份(603985.SH)突发董事长被刑拘后,12月6日深夜,华厦眼科(301267.SZ)又发布了《关于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被留置的公告》。据银柿财经不完全统计,进入12月以来,才不过一周时间,已有至少15家A股上市公司的实控人、董监高出事,包括但不限于被立案、行政处罚、留置、刑拘等情形。

“出事”公告密集发布
根据各公司公告,经银柿财经不完全统计,12月以来,已经有至少15家A股上市公司在任高层出事。
其中,现任实控人、董监高受到或将受行政处罚的占到绝大多数,共10家,包括首开股份(600376.SH)、金力泰(603557.SH)等。实控人或董监高被立案的共4家,分别是首航高科(002665.SZ)、兴民智通(300225.SZ)、*ST和科(002816.SZ)、恒星科技(002132.SZ),其中兴民智通、*ST和科实控人同时涉及被立案以及被行政处罚。华厦眼科的实控人、董事长,桂林旅游(000978.SZ)的董事兼副总裁则是被采取留置措施。而在市场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莫过于算力概念热门股恒润股份,该公司12月5日晚间发布了《关于公司董事长被刑事拘留、控股子公司总经理接受调查的公告》,在市场引起较为强烈的反响。
个人最高被罚500万元
银柿财经查询相关公告发现,上述12月以来有现任实控人或董监高涉及行政处罚的10家企业中,相关个人被处罚金额最高为500万元,为*ST太安董事长兼总经理柯少彬。
根据*ST太安12月3日《关于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的公告》,该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的事实包括2018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2018年至2021年分别虚增利润6599.64万元、1.44亿元、1.16亿元、1.03亿元;另外,公司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2018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2022年半年报存在重大遗漏。
广东监管局认为柯少彬作为时任董事长、总经理,全面直接责任人员负责公司经营管理,决策实施资金占用、财务造假行为,签字保证太安堂2018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2022年半年度报告真实准确、完整,是对上述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此外,柯少彬作为太安堂实际控制人,组织、指使相关人员实施财务造假、资金占用,导致定期报告存在虚假记载、重大遗漏,未及时披露相关关联交易。广东监管局拟决定对柯少彬给予警告,并处以500万元罚款。
实控人要为“旧账”买单
除了相关人员所涉及的处罚金额备受关注之外,上述公司中还不乏特殊案例。比如出现了兴民智通、*ST和科两家公司的共同实控人将为曾经发生的事件买单。
12月5日晚间,兴民智通、*ST和科先后发布《关于公司实际控制人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的公告》,这两家企业的实控人赵丰于11月24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于11月29日收到关于东方网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
兴民智通、*ST和科均表示本次立案、行政处罚系针对赵丰个人的专项调查和处罚,与公司无关,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赵丰因涉嫌内幕交易被立案,因担任东方网力董事长、管理委员会负责人期间的违法行为面临行政处罚。东方网力2017年至2020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赵丰是东方网力2019年、2020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北京监管局拟决定对其给予警告,并处以150万元的罚款。
根据公开资料,赵丰在2022年1月、9月先后入主兴民智通与*ST和科,2022年11月中旬开始曾一度上演过失联的戏码,直到2023年4月两家公司才重新与赵丰取得联系。如今面临的立案及行政处罚对赵丰来说又是新一轮考验。
董事长刑拘,股票“车门焊死”
不少公司的实控人、董监高出事后都会对股价产生负面影响。12月以来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恒润股份。12月5日晚间,恒润股份公告称收到通知,董事长承立新因涉嫌内幕交易罪被常州市公安局直属分局刑事拘留。同日,公司获悉控股子公司总经理张亚洲正在协助常州市公安局直属分局的调查。相关案件的具体情况尚待公安机关进一步调查。12月5日至12月7日,恒润股份股价三连跌停,尤其12月6日、7日从开盘起,跌停板就有巨额封单,投资者很难出逃。
相似情况的还有金力泰、华厦眼科等公司,金力泰12月5日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12月6日收到《关注函》,12月7日20cm跌停;华厦眼科12月6日收到通知,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苏庆灿因个人原因被上海市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12月7日股价收跌近12%。针对一些上市公司及相关人员的违法违规能否维权索赔,投资者可关注银柿财经维权索赔征集相关稿件,维权索赔征集正式开始后可在同花顺维权平台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