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上游打工?硅料越卖越贵,隆基绿能、TCL中环毛利率双双下降

银柿财经 黄楚炀 2022-08-25 20:24:56

祁海珅指出,光伏行业向未来行进的路上,还是要靠技术进步、产业协同和互信。

8月24日晚间,硅片两大巨头隆基绿能(601012.SH)、TCL中环(002129.SZ)相继发布半年报,数据显示,与2021年同期相比,二者营收、净利润均取得较快增长,同时,毛利率皆有下降。

在光伏产业链上,隆基绿能是单晶硅片、组件业务的双龙头,TCL中环的硅片业务市占率仅次于隆基。据中航证券研报,截至2021年底,隆基硅片产能为105GW,中环硅片产能88GW,合计占比达到53%。

硅料价格持续上涨

今年上半年,隆基绿能实现营业总收入504.17亿元,同比增长43.64%;实现归母净利润64.81亿元,同比增长29.79%,其中,光伏产品实现营收490.48亿元,实现净利润49.13亿元。

在半年报中,隆基绿能披露了硅片、组件各自的出货量,并未披露收入。记者注意到,相比于去年全年,隆基绿能上半年的整体毛利率出现了大比例下降的情况,由20.19%减少至17.61%。

隆基透露,上半年以来,上游原材料不足,价格高企,同时因市场需求旺盛,光伏各制造环节均在大幅扩产,大量跨界资本的涌入也加剧了行业竞争。此外,隆基的美国市场受WRO、反规避调查和UFLPA影响,滞港仓储等费用也增长较多,报告期内达到4.65亿元。

的确,2022年上半年,硅料的价格继续保持着高位上涨态势。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今年年初,多晶硅料(致密料)的价格为230元/千克,到6月底,价格已经超过270元/千克。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祁海珅告诉记者,硅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对于下游企业的利润影响比较大,不过,今年的影响比去年小一些,毕竟下游组件的价格不能无限制涨下去、也不会全部传导硅料上涨的成本。

今年以来,硅片上涨幅度或仍弱于硅料。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6月份,单晶硅片的出口均价合计仅上涨5.9%,与此同时,多晶硅料(致密料)的价格却同比上涨了27.82%。

“在硅料大幅涨价的背景下,硅片环节的利润,主要是靠规模化效益、非硅成本的控制以及良率提升。”祁海珅进一步指出。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TCL中环亦难以避免毛利率下滑的情况,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6.98亿元,同比增长79.65%;实现归母净利润29.17亿元,同比增长92.10%,毛利率亦从2021年全年的21.69%下降至17.69%。

分产品看,TCL中环的光伏硅片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44.67亿元,同比增长74.17%,毛利率为18.37%,比上年同期减少3.09个百分点;光伏组件产品实现营收47.63亿元,同比增长116.41%,毛利率7.69%,较上年同期减少4.83个百分点。

在业绩说明会上,隆基绿能总经理李振国表示,未来硅料的价格仍难以判断:如果明年市场总量接近400GW,那么,到明年一季度硅料就不缺了,可能到二季度硅料价格就会下来,如果总量有400GW~500GW,硅料价格可能到二季度还不会放松。

组件环节迎来新势力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与硅料公司通威股份(600438.SH)的合作,隆基绿能消解了一部分硅料上涨带来的不利影响。

今年上半年,隆基绿能的长期股权投资确认了15.36亿元的投资收益,其中,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永祥)、云南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通威)分别贡献了9.57亿元、5.13亿元,四川永祥、云南通威均系通威股份的控股子公司。

不过,曾与隆基绿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通威股份,近日却涉足组件市场,旗下全资子公司拟中标华润电力3GW光伏项目光伏组件设备集采。在市场看来,未来,通威股份或将与隆基绿能“同台竞技”。

对此,祁海珅指出,组件产品主要应用在终端场景,既可以做to B的电站市场,也可以做to C的光伏应用,组件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渠道与硅料和电池片环节不同,发力组件环节,对于通威加强品牌影响力、提高企业知名度有很大好处。

在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通威股份董事长谢毅也表示,“公司基于目前国家双碳目标要求和行业一体化发展趋势加强,也会顺势而为,考虑在组件业务上做进一步论证规划”。

谈及光伏行业的一体化趋势,祁海珅告诉记者,光伏垂直一体化的企业,对于产业链上各环节的掌控能力更强、供应链条更顺畅,无论是产品供需周期、还是产品技术迭代,都会体现出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和规模化优势,一旦发生价格战,行业内卷下的生存空间会更大些。

“当然,专业化企业在各自环节上会有技术优势,光伏毕竟还是个以降低度电成本为目标的行业,除了硅料成本,降低非硅成本和提高电池片转换效率也是光伏人不断奋斗的目标。”祁海珅进一步指出,“不能过多强调供应链管理能力和硅料成本,毕竟硅料没有稀缺性,其涨价仅是阶段性的结构性行情,光伏行业向未来行进的路上,还是要靠技术进步、产业协同和互信,才能走得更远。”

(编辑:张猛)
实时资讯
更多
17:47
7月4日龙虎榜解析:京新药业当日净买入额最多
17:45
4连板塞力医疗:治疗性降压疫苗项目尚未进入临床试验 请注意投资风险
17:33
7月4日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66.84亿港元
17:32
国内首发!河钢新型热处理强化钢顺利下线,为汽车轻量化提供全新方案
17:22
速冻龙头安井食品港股上市首日破发
17:11
株冶集团: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0.97%~75.23%
17:08
海底捞旗下砂锅菜品牌“从前印巷”首入浙江市场
17:00
长沙银行:成功发行4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票面利率为1.78%
16:45
阿拉丁:参与竞拍喀斯玛控股81.96%股权,旨在拓宽公司销售渠道
16:38
智能电冰箱国家标准修订发布,12月1日正式实施
16:24
平安资本等成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出资额33.01亿
16:21
惠而浦: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预增559%左右
16:21
比亚迪海豹06DM-i上市定价10.98万~12.98万元
16:12
中国与埃塞俄比亚实质性结束埃塞俄比亚加入世贸组织双边市场准入谈判
16:10
商务部:国家层面已累计复制推广379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
16:08
霍普股份:联合体中标阆苑新能源4.49亿元项目
16:02
中国信通院:2025年1~5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1.18亿部
15:45
有消息称美方恢复向中国商飞供应喷气发动机 外交部回应
15:44
海洋网2025上半年已交付100万辆新车,累计销量突破520万辆
15:43
特斯拉下调香港Model 3售价,后驱版售价24.9万港元起
17:47
7月4日龙虎榜解析:京新药业当日净买入额最多
17:45
4连板塞力医疗:治疗性降压疫苗项目尚未进入临床试验 请注意投资风险
17:33
7月4日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66.84亿港元
17:32
国内首发!河钢新型热处理强化钢顺利下线,为汽车轻量化提供全新方案
17:22
速冻龙头安井食品港股上市首日破发
17:11
株冶集团: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0.97%~75.23%
17:08
海底捞旗下砂锅菜品牌“从前印巷”首入浙江市场
17:00
长沙银行:成功发行4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票面利率为1.78%
16:45
阿拉丁:参与竞拍喀斯玛控股81.96%股权,旨在拓宽公司销售渠道
16:38
智能电冰箱国家标准修订发布,12月1日正式实施
16:24
平安资本等成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出资额33.01亿
16:21
惠而浦: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预增559%左右
16:21
比亚迪海豹06DM-i上市定价10.98万~12.98万元
16:12
中国与埃塞俄比亚实质性结束埃塞俄比亚加入世贸组织双边市场准入谈判
16:10
商务部:国家层面已累计复制推广379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
16:08
霍普股份:联合体中标阆苑新能源4.49亿元项目
16:02
中国信通院:2025年1~5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1.18亿部
15:45
有消息称美方恢复向中国商飞供应喷气发动机 外交部回应
15:44
海洋网2025上半年已交付100万辆新车,累计销量突破520万辆
15:43
特斯拉下调香港Model 3售价,后驱版售价24.9万港元起
热门文章
日排行 周排行
银行股“涨”声不断,平安银行价值重估正当时
银柿财经 07-03
1
2025年全球银行1000强出炉 工建农中蝉联前四强
银柿财经 07-02
2
“A股超级联赛”2025半程战罢 江苏十三支“球队”战况大盘点
银柿财经 07-03
3
A股上半场|政策“包容性”提升,上半年重大资产重组数量同比翻倍
银柿财经 07-03
4
上半年公募“科技投手”哪家强?“冠军基”赚了53%
银柿财经 07-03
5
创业板未盈利企业IPO激活,大普微携“特别表决权”安排首单受理
银柿财经 07-02
6
子公司正式入局无人机,中原内配“抢滩”低空经济万亿市场
银柿财经 07-03
7
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奇安信正式发布奇安云镜SASE 加速数字办公新时代
银柿财经 07-03
8
财经早知道|证监会:始终把维护市场稳定作为监管工作首要任务
银柿财经 07-03
9
ETF半年热榜关键词:创新药、微盘、债基ETF
银柿财经 07-0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