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畅:降准或为经济修复提前营造良好环境
降准或将对受疫情严重影响的行业和中小微企业形成支持,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4月15日,央行决定于2022年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为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支持力度,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1%。
对于此次降准,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专题组负责人、首席分析师杨畅作了点评。
杨畅表示,首先,降准是对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具体落实。4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提出,要“针对当前形势变化,鼓励拨备水平较高的大型银行有序降低拨备覆盖率,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推动银行增强信贷投放能力”。因此,本轮降准迅速落地,是对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的具体落实,反映了加大支持实体经济的主基调。
其次,本轮降准预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经过金融机构传导后,或将对受疫情严重影响的行业和中小微企业形成支持,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再次,降准为实体经济后续修复提前营造更加良好的货币环境。现阶段资金环境相对宽裕,DR007利率也在相对低位。在此背景下进一步降准,有望是对后续经济修复做提前部署。
最后,本轮疫情阳性病例相对较多的吉林与上海两个省市,相继进入疫情控制的收官阶段。4月14日,吉林省疫情防控工作第35场新闻发布会,判定4月13日长春市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至此,吉林省各市州均实现了疫情防控社会面清零目标。上海疫情自3月28日以来,阳性确诊病例在高位平台波动后有所回落,预计也有望近期进入收官阶段。伴随着疫情逐步可控,迫切需要加大政策力度,刺激经济修复。在此背景下,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有利于提前营造更加合理充沛的资金环境,加快推动实际经济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