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全球数字贸易中心,浙江这场改革要“大干一场”
四年时间,浙江数字贸易进出口规模从5279亿元突破8000亿元。
8月20日,浙江印发《浙江省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要以数字贸易港建设为牵引,完善“1+3+N”总体布局。到2027年,数字贸易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基本建成全球数字贸易中心。到2035年,数字交付贸易形成明显特色优势,数字订购贸易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全面建成全球数字贸易中心。
财闻从浙江省商务厅方面获悉,这不是浙江首次发布文件支持数字贸易创新发展。早在2021年,浙江就出台了全国首个数字贸易发展指导性文件,即《关于大力发展数字贸易的若干意见》,明确打造数字贸易“金名片”。
浙江数字贸易进出口规模也在2024年首次突破8000亿元台阶。据公开数据,2024年,浙江省数字贸易进出口额达8218.5亿元,同比增长14.5%。而在2021年,浙江省数字贸易进出口额达5279.0亿元。
“相比于此前的指导性文件,《实施方案》进一步迭代更新,重点完善‘1+3+N’的总体布局。”浙江省商务厅服务贸易处副处长马伟峰介绍,“1”即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3”指3中心,即杭州、宁波、义乌;“N”指鼓励其他城市特色化打造N个数字贸易标志性项目或应用场景。

从内容来看,《实施方案》涵盖25条措施,主要围绕数字订购贸易、数字交付贸易、提升数字贸易重点平台、建设数字贸易企业梯队、建设现代化数字贸易港、深化数字贸易领域制度型开放、完善数字贸易发展生态等方面发力。
比如在数字订购贸易上,《实施方案》明确要推进高能级跨境电商国际枢纽省建设。
浙江省将加快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支持“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遴选一批传统特色产业、消费电子等高附加值产业分类培育,培育跨境电商出口品牌。鼓励产业带建设展示选品中心,与平台企业合作设立线上专区;推动企业数字化改造,发展服务型、共享型制造,为小单、高频、定制生产提供支撑。
另外,浙江还将发展“直播+平台+跨境电商”融合模式,支持跨境电商企业与专业直播机构开展合作,广泛运用直播、短视频等可视化营销模式;提升跨境电商海外服务能力,引导企业优化全球海外仓布局,提升海外仓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前置仓+海外仓”联动发展,加大海外智慧物流平台推广力度等。
马伟峰特别提到,在和数字贸易企业的接触中,他们比较关注跨境数据的流动问题,本次《实施方案》有所涉及,浙江自贸试验区已经在进行先行先试。
据《实施方案》,在深化数字贸易领域制度型开放上,浙江将依托自贸试验区探索放宽数字市场准入,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此外还将深化数据安全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网络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在加快建设数字贸易企业梯队,浙江积极推动大中小企业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实施方案》显示,浙江将引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贸易领军企业,扩大跨境电商线上平台优势,到2027年引育一批年交易规模超百亿元的跨境电商平台;支持云计算、网络通信、工业互联、智慧交通、数字内容、数字金融、知识产权等领域领军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同时,浙江还将壮大一批数字贸易细分领域头部企业,建立跨境电商企业梯度培育库,到2027年引育一批年交易额超1亿元的卖家;实施数字文化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支持网游、网剧、网文等领域企业发展壮大;建立数商企业资源池,培育“领军型”浙江数商。
在完善数字贸易发展生态方面,马伟峰则表示,去年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二期已落户浙江,将发挥好政府产业基金引领作用,培育支持数字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