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业绩再创历史新高,目标2027年进军欧洲汽车市场
小米汽车业务毛利率达到26.4%,已高于特斯拉。
日前,小米集团(HK01810)发布二季度业绩公告,多项核心指标创历史新高。报告期内,公司营收1160亿元,同比增长30.5%,连续3个季度突破千亿;经调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大增75.4%,连续2个季度突破百亿。
具体来看,小米手机×AIoT分部收入947亿元,同比增长14.8%;互联网服务收入91亿元,同比增长10.1%。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234%,创历史新高。
交银国际在研报中指出:在人车家全生态先进引领下,小米手机、汽车、大家电三大增长曲线持续向好,全品类高端化加速落地;且上半年小米在AI、芯片、汽车等创新领域突破显著,技术实力进一步巩固。小米正在用亮眼的业绩和扎实的研发投入,验证其长期增长的确定性。
自入局造车以来,小米的汽车业务就备受关注。财报显示,第二季度小米汽车交付量持续攀升,单季交付81302台。6月26日,小米首款SUV车型YU7正式发布,定价25.35万元起,开售后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截至7月10日,小米汽车累计交付已超30万台,7月单月交付首次突破3万台。
谈及YU7发布对小米品牌带来的影响,小米集团合伙人、集团总裁卢伟冰在业绩电话会上向财闻透露,YU7开售后小米汽车用户结构进一步优化,YU7开售初期锁单用户中女性用户占比30%,比SU7同期高4.5%;苹果用户占比52.4%,比SU7同期高4.4%。
国金证券分析认为,在小米汽车出圈前,小米生态用户以男性为主,而小米汽车在女性群体中的爆火提升了小米生态中女性用户的比例,有望反向拉动手机与IoT品类的消费。未来五年,伴随小米汽车产品线丰富,预计将增加高净值用户数,提升用户中高收入群体比例,进一步拓展高端市场份额。
品牌向上也使得小米汽车业务的盈利能力稳步增强。 Q2小米汽车业务经营亏损大幅收窄至3亿元,预计下半年实现盈利。汽车业务毛利率达到26.4%,已高于特斯拉。
对于毛利率的可持续性,卢伟冰表示,这取决于未来能否维持稳定的订单量。只要做好产品,毛利率会是自然结果。公司非常赞同反内卷、不支持价格战,现在公司聚焦于提高交付能力和新产品开发,只有做到规模经济、平台化、标准化、爆品模式,才能保证不卷入价格战。
此外,在出海方面,卢伟冰进一步表示,公司相信国内经验可以带到欧洲去,公司目标2027年实现欧洲出海,公司业务坚持先难后易的做法,这也是首选欧洲市场的原因。目前公司在海外的品牌知名度很高,但汽车知名度还是比较弱的,会在2027年之前提高海外用户对小米汽车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