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净利双增,光启技术半年报释放双重利好
两大核心基地的建设成为产能扩容的关键抓手。
8月18日晚间,光启技术(002625.SZ)发布2025年度半年报。上半年,光启技术实现营业收入9.43亿元,同比增长10.7%;归母净利润为3.85亿元,同比增长6.75%。其中,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1亿元,同比增长7.52%,环比增长53.3%;实现归母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4.3%,环比增长56.28%,呈现出明显的加速增长态势。
这份业绩增长的背后,与其核心业务的持续深耕密不可分。光启技术主营业务为超材料复杂功能结构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适用场景分为航空结构产品与海洋结构产品。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为我国尖端装备的研制与批产提供电磁调制、航电系统、承载结构一体化的系统级解决方案。公司已获得国家CNAS扩项资质认定,在超材料全产业链检测基础上,可向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等民用行业提供检测服务。
业绩稳步攀升的核心动因,可从市场需求与订单端找到答案。财闻获悉,军工领域订单的稳健扩张与持续增长,是推动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为充分承接下游市场订单的增长,公司已启动系统性产能扩容计划。且2025年光启技术正全力推进多个战略级项目布局,为长期增长筑牢基础。
具体来看,两大核心基地的建设成为产能扩容的关键抓手。据同花顺iFinD数据披露,天津906基地一期与株洲905基地一期两大项目均采用募集资金投入模式,单项目投资额达11.01亿元。基于可行性研究报告预测,两大基地达产后将分别贡献年新增利润4.54亿元及4.52亿元,形成双核驱动的盈利增长极。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系列布局并非孤立推进,而是精准对接国家“装备一代、研发一代、预研一代”的战略导向。通过三阶段递进布局,实现装备迭代与技术突破,既满足当下实战需求,又为未来竞争奠基。其核心理念是阶梯式发展,避免技术断层。实践中,装备一代重实战与成熟技术;研发一代破关键技术瓶颈;预研一代颠覆性技术。
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中,超材料产品收入9.36亿元,同比增长47.35%,占营业收入的99.23%。从去年研制收入暴增,到批产收入稳步推进,说明光启技术的业绩增长,深度契合国家“装备一代、研发一代、预研一代”的国防科技发展战略。以5-10年为周期,聚焦未来战略需求,通过“研发突破关键技术—预研布局颠覆性技术—装备一代批量应用”的闭环,推动尖端装备体系化升级,形成良性循环。
光启技术方面表示,公司在生产超材料产品过程中涉及了超算、微纳光刻、复合材料与高分子材料制造、先进检验检测等多个环节,跨越了多个学科与行业,并由8家主要子公司来完成。
半年报中,光启技术还释放出两项直接利好市场信心的重要信息。一方面,公司于2025年新增两项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与某客户签订合计7.14亿元合同,与另一家客户签订合计6603.71万元合同,累计与两家客户签约7.8亿元;另一方面,光启被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后续将进一步获得政策支持,为业务发展再添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