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2025年省重点项目完成实物量投资1万亿元以上
《若干措施》提出,建立重大项目建设施工和要素保障白名单动态管理机制,争取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建设用地保障清单,2025年“双百工程”、省重点项目分别完成实物量投资2100亿元、1万亿元以上。
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推进2025年下半年经济持续向上向好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从抓项目扩投资、抓创新强产业、抓消费拓市场、抓改革促开放、抓就业保民生、抓安全保底线6个方面,提出36条举措,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推动经济持续向上向好,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若干措施》提出,持续开展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建立重大项目建设施工和要素保障白名单动态管理机制,争取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建设用地保障清单,畅通审批“绿色”通道,加快安全评价、环境影响评价、能源评估、文物勘探、用地等前期手续办理,一项目、一清单、一台账推进“双百工程”,常态化开展省重点项目监测调度。2025年“双百工程”、省重点项目分别完成实物量投资2100亿元、1万亿元以上。
同时,加力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济钢高端轴承智能化生产基地、超聚变智慧工厂等项目,加快实施洛阳石化百万吨乙烯、顺丰中原多式联运国际枢纽等项目,建成投产郑州比亚迪全球模具中心、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二期、新型显示基地一期模组等项目。落实加力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深入开展工业、农业等领域存量设备评估诊断,2025年实施设备更新项目3000个。
在推动城市更新项目方面,实施城市更新重点工程三年行动,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统筹城市防洪和内涝治理,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深入推进完整社区试点建设,2025年实施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459个、加装公共充电桩2万个、新增海绵城市达标面积100平方公里、新改建雨水管网1200公里,完成城市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
面向重点制造业链群,《若干措施》提出,出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方案、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行动计划,推进“7+28+N”重点产业链群建设,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合成生物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实施钢铁、煤炭、有色、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提质升级行动,支持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延链补链,2025年汽车产量突破2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突破140万辆。
针对人工智能领域,出台支持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发展政策,深入推进省人工智能行业赋能中心建设,加快医疗、农业、制造、文旅等重点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行动,编制重点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加强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2025年年底前累计建成智能工厂(车间)1400个、绿色工厂300个。
在抓消费拓市场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实施重点文化和旅游产业链群建设三年行动,高质量推进黄河古都群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规划建设,完善提升精品旅游公路配套设施,培育工业旅游基地,形成一批“民宿+”融合新兴业态。开展“四季河南”系列宣传推介活动,推出A级旅游景区、文博场馆等门票减免优惠政策,因地制宜延长热门景区、文博场所开放时间,举办第十一届黄河戏剧节、第十一届青年戏剧演员大赛。深入实施“引客入豫”行动,研究设立入境游奖补资金,办好“发现河南”入境游系列工作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出旅游包机、专列、大巴奖励政策。
此外,支持各地因城施策开展住房促销活动,落实国家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和异地购房提取政策,扩大商品住房“以旧换新”规模。开展“好房子”建设行动,推出一批“好房子”样板项目,2025年开工(筹集)配租型保障房5.66万套。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