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海通:煤炭价格见底回升,未来3个月是基本面验证关键时点
国泰海通认为,2025Q2是煤炭基本面拐点,行业充分的下行风险释放,对于中长期看下行风险可控并已经清晰的背景下,值得更多的长线资金配置。
近日,国泰海通(601211.SH)煤炭黄涛团队在研报中提出,未来3个月是煤炭关键的基本面验证时点,2025Q2是基本面拐点,煤炭行业的下行风险充分释放,中长期看,下行风险可控并已经清晰的背景下,值得更多的长线资金配置。
7月1日,中央财经委会议进一步明确“反内卷”,要求“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本轮“反内卷”政策核心聚焦在行业无序的低价竞争。
另外,7月11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此举将使得红利资产逻辑长期不改。
从煤炭需求端看,5月开始,伴随天气的快速转热,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也提升至4.4%,带动火电发电量已经由负转正至1.2%,6月火电发电量同比增加1.1%。伴随全国正式进入盛夏,今年夏天气温较历史平均更高,旺季需求日耗有望至少较当前抬升,需求端有望呈现稳中有升的局面。
供给端看,4月开始全国产量已经显现经济性导致的减产压力,伴随煤价回升及铁路局下调运费,产量开始环比回升,5月全国原煤产量4亿吨,6月全国原煤产量4.2亿吨,预计全年国内原煤总产量约为48亿吨;进口端6月中国进口煤炭总量创三年来新低,同比下降25.93%,也是今年连续第四个月同比下降,且降幅在逐步扩大,2025年上半年进口煤量同比减少3000万吨,预计全年供给端同比2024年基本持平。
动力煤方面,价格全面开启反弹。截至7月18日,北方黄骅港Q5500平仓价647元/吨,较前一周上涨7元/吨(1.1%)。从供给看,国内稳定,进口继续缩量,预计全年国内加进口总供给基本维持稳定;需求端,预计日耗拐点已经出现,有望扭转当前供需失衡的局面。
焦煤方面,价格底部已现,铁水有望淡季不淡。截至2025年7月18日,京唐港主焦煤库提价(山西产)1440元/吨,环比增加6.7%。上周(7月14日至7月18日)日均铁水产量242万吨,环比微升。伴随动力煤价格的确立,也将会同时确立焦煤价格底部,有望带动淡季钢铁铁水淡季不淡,一直维持240万吨左右的高位水平。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进口煤大规模进入;供给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