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动力刘百奇:商业航天纳入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我感到特别振奋
刘百奇:今年6月18日,证监会推出新政,在科创板设立科创成长层,把商业航天纳入第五套标准。我想,这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整个商业航天创业者都感到欢欣鼓舞、特别振奋。展望民营经济未来,我特别有信心。
7月15日,国新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刘百奇受邀出席并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据刘百奇介绍,2018年,为响应国家“双创”号召,他与团队共同创建了星河动力——一家“造火箭”的民营企业,其商业模式是用企业自主研制的火箭将客户的卫星送入太空,并收取发射服务费、运费等。“大家也可以理解我们是一家往太空‘送快递’的公司。我们面对的是低轨卫星、互联网这样的市场。”
刘百奇说。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未来10年可能有几万颗这样的卫星要进入太空,对此,星河动力布局了谷神星和智神星一共两个系列、四个型号的运载火箭。截至目前,星河动力完成了19次火箭发射任务,将81颗卫星送入太空,成为国内发射次数最多、成功率最高的民营火箭公司。
2020年11月7日,星河动力自主研制的第一款产品谷神星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飞取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第一次用民营企业的火箭把商业卫星送入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当时我坐在测控大厅,看到火箭腾空而起,听到一声声‘火箭飞行正常’这样的口令,最后看见卫星从火箭上平稳顺利分离出去,当发射中心宣布‘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那一刻,我们激动万分,深知商业航天这条路我们走对了。我也相信,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商业航天未来一定大有可为。”刘百奇说。
在他看来,商业航天产业是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是能把企业家的创业梦想和国家经济发展乃至人类共同命运结合在一起的特殊产业,也是一个值得航天人托付终生的产业。2014年,我国出台政策支持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从事航天科研生产活动,大力支持发展商业航天。作为一名航天人,他特别珍惜国家向民营企业开放商业航天的政策机遇,同时,也看到了商业航天未来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此外,今年6月18日,证监会推出新政,在科创板设立科创成长层,把商业航天纳入第五套标准。“我想,这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整个商业航天创业者都感到欢欣鼓舞、特别振奋。展望民营经济未来,我特别有信心。国家越来越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政策环境也在不断优化,为我们创造了广阔的空间。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商业航天领域有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加入,共同推动了商业航天产业快速发展。”刘百奇说。
关于未来,刘百奇表示有两方面想法:一方面,星河动力正在研发更大、更强的运载火箭,比如,正在研制的火箭智神星2号,是一款大型可以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基本型运载能力达到20吨,捆绑构型运载能力达到60吨。通过模块化设计,不同的模块化组合适应低轨、高轨、深空探测等不同的航天发射任务,并且可以重复使用,可以大幅降低航天发射成本。未来,随着可重复使用技术的不断完善,这个火箭也会向着智能化和航班化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星河动力以火箭技术为基础,拓展其他业务。比如,在拓展在轨服务、在轨试验等领域,和一些合作伙伴计划联合开展太空旅游业务,刘百奇希望有机会参加国家深空探测等重大专项,利用企业的技术拓展更多的商业业务,为中国的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