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基金最高半年赚82%,是小盘股的贝塔还是基金经理的阿尔法?
这些基金大多擒住了牛股,同时灵活调仓保住了收益。
小盘股狂欢的2025上半场,北交所主动权益基金在“闷声发财”。
冷文鹏管理的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混合,上半年赚了82%,拿下全市场主动权益基金上半年业绩亚军;收益率最低的北交所主题主动权益基金,上半年也赚了29%。
不过,部分原因要归结于市场太强势,据同花顺数据,北证50指数上半年累计上涨了39%。以此为界,13只北交所主动基金里,只有7只跑赢了指数。北交所基金的阿尔法从何而来,贝塔又能否持续,基金经理们怎么看?

上半年收益中位数46%
据统计,全市场共11只北交所主题基金,另外,同泰开泰混合和同泰远见混合分别从2024年一季度、四季度起长期全仓北交所,也包含在内。今年上半年,这13只基金的收益中位数是46%。
具体来看,除了冷文鹏管理的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混合,以82%的收益率拿下上半年主动权益业绩亚军,顾鑫峰管理的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混合发起上半年收益率也达到72.16%,在全市场主动权益基金中位列第4。
叶勇管理的万家北交所慧选两年定开混合,上半年收益率也达到60.36%。这也是同类产品中回撤控制最好的一只,上半年最大回撤仅5.83%。
另外,汇添富、景顺长城、大成旗下北交所定开基金,上半年收益率也都超过40%。同类产品中收益最低的嘉实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混合,上半年也斩获29%的收益。
另一方面,同泰旗下2只去年开始转战北交所的基金净值大幅修复。马毅管理的同泰远见混合从2024年四季度开始满仓换血至北交所,截至去年9月24日,这只基金成立以来收益率是-59%,而从去年“9·24”至今已经接近翻了一倍,目前成立以来亏损在20%左右。
同泰开泰混合也一样,2024年初基金经理王秀接任后全面转型北交所,去年“9·24”行情后开始业绩爆发,今年上半年累计上涨34.71%,目前单位净值已经修复到“1元”水位线以上。
超额来自擒拿“牛股”
从行情来看,这批基金赚的大部分是贝塔的钱。据同花顺数据,上半年,北交所268只股票复权后涨幅中位数约49%,其中126只涨超50%,占比五成;33只北交所股票年内翻倍,其中有10只上半年涨幅超过200%,涨得最猛的星图测控,上半年复权后累计涨幅达到1343%。
虽整体赚钱效应好,但北交所基金业绩分化也大,上半年业绩首尾差距达到53%。以上半年北证50指数39%的累计涨幅为分界,只有7只北交所主动基金跑出了超额。这些基金大多擒住了牛股,同时灵活调仓保住了收益。
从一季度末持仓看,业绩一马当先的中信建投冷文鹏,持股比较分散,重仓前十集中度只有44%。此外,重仓前十中还配置了瀚蓝环境、三角防务(300775.SZ)两只主板股票。十大重仓中,万通液压(830839.BJ)、易实精密(836221.BJ)上半年都接近翻倍,同力股份等多股涨超60%。
此外,去年三季度以来,这只基金持仓换手率明显提高,每个季度重仓前十都有较大变动。冷文鹏在季报里提到,自己一季度的操作是观察为主、逢低买入、逢高减仓。
排第二的华夏顾鑫峰,头号重仓股是北交所市值龙头、“重组蛋白第一股”锦波生物(832982.BJ),上半年复权后涨123%。今年一季度末,这只股票被8只北交所基金同时买成第一大重仓。上半年,顾鑫峰还擒获了翻倍牛股开特股份(832978.BJ)、民士达(833394.BJ)、常辅股份(871396.BJ)。
再如万家基金叶勇同样“捕获”翻倍股锦波生物、一致魔芋。除了灵活调仓增厚收益,他的持仓中也不乏长期投资,2022年二季度开始重仓的苏轴股份,买入前期股价一度触底至8元左右,到今年2月份创下新高,股价突破55元,持有3年间涨了近7倍;同期建仓的同力股份,至今也已经涨了3倍。
“部分个股出现泡沫”
那么北交所的涨势还能否持续?多位基金经理坦言,部分个股出现了泡沫。
比如,叶勇在基金一季报中表示,北交所是极致中小盘风格的代表,面对巨大弹性和波动。面对一季度的快速上涨,“适当减持了部分估值泡沫明显的个股,仓位更多集中在业绩稳定、低估值的龙头个股上。”从调仓看,截至一季度末,他已连续3个季度减持了“爱股”同力股份(834599.BJ)和苏轴股份(430418.BJ)。
顾鑫峰在一季报里表示,经过去年9月底10月初的上涨,很多个股快速修复,由于短期基本面并没有出现实质性的变化,快速上涨后进入了震荡整理的区间。
但他也指出,北交所的200多家公司,是从新三板6000多家公司里精选出来的,因此不乏好公司。并且,伴随着北交所流动性越来越好,机构投资者关注度越来越高,好公司来北交所的意愿越来越强,未来选择余地会越来越大。
展望下半年,他认为,长期市场走势跟公司自身经营发展高度相关,但短期更多与市场风格有关。上半年微盘股的活跃,反映了在经济企稳复苏的相对早期阶段、同时伴随着流动性充裕的环境下,市场的自然选择。“历史上看,每当市场环境是这种‘经济复苏早期叠加流动性充裕’,基本上都是小盘股表现相对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