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了超60%之后,知名外资加码创新药
已有多家知名外资入局创新药赛道。
今年以来,中国的创新药板块涨得如火如荼,也吸引了知名外资的加码。
新近成立的华宝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ETF近日发布的上市公告显示,知名外资BARCLAYS BANK PLC(巴克莱银行)在首募期认购2000万元,成为该ETF的第一大持有人。
而在去年底,巴克莱银行已通过布局另一只创新药ETF,仅半年出头就盈利超60%。
巴克莱银行借道ETF加码创新药
这并非是巴克莱银行首次认购创新药ETF。早在去年12月底,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公告上市时,巴克莱银行同样是该ETF首募时的第一大持有人,认购金额为8500万元。
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于去年12月27日正式上市交易,截至今年7月4日收盘,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场内净值收于1.641元,较首募时上涨64%。也就是说,假设巴克莱银行这部分持仓自上市至今未有调整,仅半年出头,该部分盈利已经超过5400万元。
作为知名外资,除了借道ETF,巴克莱银行还直接布局了不少创新药板块的上市公司,显示其对这一赛道的看好。
同花顺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巴克莱银行还是塞力医疗(603716.SH)、联环药业(600513.SH)、*ST赛隆(002898.SZ)、普蕊斯(301257.SZ)等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其中塞力医疗、普蕊斯,巴克莱银行均是首次进入前十名单。
多家知名外资入局创新药赛道
银柿财经注意到,不仅是巴克莱银行,还有多家知名外资已入局国内的创新药赛道,包括摩根士丹利、阿布达比投资局、科威特政府投资局、瑞银、高盛、J. P. Morgan等。
同花顺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下同),摩根士丹利布局的创新药企业包括鲁抗医药(600789.SH)、小方制药(603207.SH)、回盛生物(300871.SZ)、哈三联(002900.SZ)、海辰药业(300584.SZ)、赛升药业(300485.SZ)等;
知名中东资本阿布达比投资局则出现在健康元(600380.SH)、通化东宝(600867.SH)、*ST苏吴(600200.SH)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科威特政府投资局则首次成为华润双鹤(600062.SH)的前十流通股;
此外,高盛布局了汉森制药(002412.SZ)和赛升药业;瑞银布局了云南白药(000538.SZ)、博济医药(300404.SZ)等,而J. P. Morgan则相中了联环药业、泓博医药(301230.SZ)等。
创新药还能涨吗?
创新药为什么这么火?诺安精选价值基金经理唐晨认为,创新药在上半年领涨的底层驱动逻辑可归结为政策红利、资本注入与产业动能的三重叠加。
唐晨表示,上半年,创新药行业不仅实现较高收益,且展现出强劲的持续性,显著改变了投资者的预期。这种发展态势是产业动能长期积累与市场行情充分酝酿的必然结果。创新药作为具有显著科技属性的领域,是科技发展版图的重要构成部分,与当下热门的DeepSeek、机器人等科技领域一样,均受益于中国工程师红利与工程化能力的释放。
从更深层次来看,创新药行业发展本质上反映了全球资本流动、要素定价及分工分配格局。中国创新药行业虽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处于发展初期,与欧美发达国家在研发实力与投入规模上存在一定差距。不过,行业已取得的实质性进展不容忽视,其发展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那么,创新药还会继续新高吗?唐晨认为,当前中国创新药行业正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阶段,政策红利、工程师红利与资本红利的共振,推动行业进入上行周期。尽管短期面临估值波动,但从中长期来看,具备核心研发能力、大单品潜力的企业将持续创造价值,投资者可把握产业周期机遇,在分化中聚焦优质资产。
投资策略上,应重点把握具备重磅炸弹潜力的大单品赛道。当前ADC、双特异性抗体在授权交易中规模领先,例如国内某企业ADC产品海外授权金额创历史新高,验证了赛道的商业价值。此外,结合国内疾病谱特征,如肿瘤、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病等领域的创新药需求刚性,可以关注竞争格局良好的细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