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证券IPO之路终止,券商“待上市阵营”仅余4家
中小券商上市热正在退潮。
临近2025年半年度收官,开源证券的IPO之路戛然而止。
6月28日,深交所公告,终止对开源证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审核的决定,终止原因为开源证券保荐人民生证券撤回IPO申请。
开源证券IPO折戟后,目前还在冲击IPO的券商仅余4家。
开源证券IPO终止,原拟募资40亿
开源证券招股书显示,其控股股东为陕煤集团,实际控制人为陕西省国资委。

开源证券本次IPO之路始于2022年,当年其向证监会提交主板上市申请,在注册制平移至深交所审核后,于2023年3月2日被受理,原拟募资40亿元。当年4月,深交所即发出第1轮审核问询函,但开源证券迟迟未有回复,致使IPO进程停滞。
事实上,这并非开源证券首次进军资本市场。早在2015年4月2日,开源证券股票还曾在新三板挂牌转让,后于2018年9月4日起退出新三板。
招股书显示,开源证券的强项在新三板业务上,2018-2021年、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开源证券新三板挂牌项目行业排名第一,2022年新三板挂牌项目行业排名第二;2020年末公司新三板持续督导数量行业排名第二,2021年末、2022年末、2023年末和2024年6月末,开源证券新三板持续督导数量行业排名第一。
此外,开源证券的债券承销业务也在业内居前。根据证券业协会的统计,2019-2021年其债券主承销佣金收入排名分别为第11名、第10名和第17名。
不过,2024年10月17日,开源证券曾因债券承销违规,而被证监会暂停债券承销业务六个月。彼时,开源证券被指出的违规行为包括:一、在个别公司债券项目中未勤勉尽责,导致募集说明书中存在误导性陈述;二、在承销多项绿色债券时未审慎核查把关,造成债券发行人依托虚假、无收益或有明确资金来源且即将建成等项目违规融资、重复融资,约定用于绿色项目的资金被挪为他用;三、在多个投行项目中质控核查把关不严。
对于该次处罚,开源证券坦言,暂停债券承销业务将对公司2024年和2025年的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从财务数据看,2021-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开源证券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5亿元、4.98亿元、6.12亿元、3.04亿元。

另据开源证券公众号披露,2024年,开源证券营收下降,但利润增加。其中营业收入28.59亿元,同比下降6.61%;利润总额8.34亿元,同比增长13.71%。根据中证协数据,在行业150家券商中,开源证券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排名35位、40位。
券商“待上市阵营”仅余4家
包括开源证券在内,近年已有多家券商主动终止IPO。中小券商此前的上市热正在退潮。
2024年6月,华宝证券及其保荐人中金公司撤回IPO申请,此前华宝证券曾遭遇证监会“41问”,被指申请文件的规范性和信息披露问题,并被要求对旗下的资管产品未能如期完成整改进行补充说明。
同年6月,华金证券撤回IPO辅导备案。
沪深交易所显示,目前还在冲击IPO的券商仅余4家,分别为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的华龙证券、财信证券、渤海证券,以及拟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的东莞证券,拟募资金额分别为19.98亿元、20亿元、27.26亿元、30.95亿元。
目前,华龙证券、财信证券、渤海证券均处于“已问询”状态,东莞证券则为“已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