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8亿元
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76.19万件,解决121.13万件,投诉解决率68.7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8亿元。
6月20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京发布《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4)》(以下简称《年度报告》)。全面总结了2024年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在立法、行政、司法以及社会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梳理了当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各有关部门积极履行职能,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规范市场秩序,优化消费环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如,工业和信息化部大力推动信息消费,加快补齐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使用短板,深入推进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治理工作。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深入开展“昆仑2024”等专项行动,依法严打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民政部等多部门在推动解决老年人养老服务急难愁盼问题中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质量水平。
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加强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召回缺陷汽车1088.9万辆,缺陷消费品428.5万件;强化重点排查和生产企业体系检查,完成监督抽检640.9万批次,下架封存召回食品5364吨,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99.2%;组织开展“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共查获“特供酒”超66万瓶,捣毁制假窝点219个;持续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依法严厉打击社会反映集中、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欺诈行为,查处案件31.46万件、发布典型案例9693起。
此外,全国消协组织紧紧围绕“激发消费活力”主题,深入开展消费者权益社会保护工作,全年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76.19万件,解决121.13万件,投诉解决率68.7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8亿元。
《年度报告》指出,当前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还面临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消费领域法治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制度供给需要进一步加强,司法保护机制有待完善,执法机制需要持续优化。二是新型消费侵权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治理。互联网消费中出现消费侵权新问题,绿色消费领域消费侵权问题需要引起关注,职业闭店人侵权问题需加强监管治理。三是民生领域消费侵权问题依然突出。金融服务消费者保护力度亟须加大,电信服务不规范经营行为需持续治理,服装用品虚假宣传问题较为突出,旅游业服务质量问题依然突出,医疗美容行业亟待进一步规范。四是“一老一小”消费重点侵权问题需要持续跟进治理。老年群体医疗保健消费领域的欺诈现象比较突出,老年保险消费还需要进一步改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非理性消费的问题亟待解决,儿童智能手表信息安全和诱导消费问题较为突出。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