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讯精密百亿机器人项目落地,以高科技“新名片”撕下“代工”标签

财闻 张渝彬 2025-06-13 14:30:04

立讯精密正以不断加大研发创新的实际行动,撕下“代工”标签,向市场传递“新名片”,而这亦是中国制造业走向高端的时代缩影。

近日,立讯精密(002475.SZ)机器人总部基地项目签约落户常熟市经开区。据介绍,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00亿元,项目聚焦工业机器人研发、智能装备制造及自动化解决方案,将引入AI视觉识别、高精度传感、高精密传动等前沿技术,结合立讯在精密制造领域的丰富经验,打造“无人化”“柔性化”生产线,为长三角乃至全球企业提供智能化升级方案。

立讯机器人项目落地,意味着立讯精密从传统制造企业向具备研发护城河的高科技企业转型之路,又向前迈出坚实一步。随着公司消费电子九大产品线从单一设备迈向跨场景智能体集体进化,“多品类+系统级”双驱动带来通讯业务技术突破频频,“三个五年内成为全球汽车Tier 1领导厂商”持续兑现……立讯精密正以不断加大研发创新的实际行动,撕下“代工”标签,向市场传递“新名片”,而这亦是中国制造业走向高端的时代缩影。

成立于2004的立讯精密,以精密制造为根基,从消费电子起步,于2011年左右切入苹果产业链,并成为苹果iPhone、Apple Watch、Airpods的核心供应商,主要产品市场份额在消费电子激烈竞争态势下持续提升。此后,公司凭借对核心能力的深耕及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坚定实践,逐步构筑通信、汽车领域的新增长曲线。通过研发创新与产业协同,立讯精密构建起覆盖多场景的综合解决方案能力,以中国制造的龙头代表实力,在国际竞争舞台上乘风逐浪。

撕下“代工”标签,领跑AI浪潮下消费电子变革

AI浪潮席卷全球,消费电子产业凭借端侧入口优势,成为AI技术落地的最佳终端,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及增长空间,AI技术在消费电子产品中的应用愈发深入,正重塑消费电子产品的用户体验,也为精密制造企业带来全新机遇。

在此背景下,立讯精密消费电子业务在2024年实现跨越式发展。公司以“垂直整合+场景创新”双轮驱动,在OEM和ODM领域完成从零部件到系统方案的全链条突破,实现业务进化三级跳——纵向上延伸ODM产品线完成“零件—模组—整机”的垂直整合;横向上持续推进客户业务拓展,丰富产品类型,构建全场景的九大产品体系,覆盖智能家居、智慧办公、健康医疗等领域。

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质变”,离不开立讯精密消费电子领域深耕二十余年所建立起显著的垂直整合与跨领域技术融合创新能力。公司长期深度聚焦底层技术、工艺的复合开发,在多领域建立起完整的底层技术能力拼图,搭建起面向多场景应用的高端智能化制造通用技术平台,并通过将自主产品堆叠创造场景乃至生态,以融合创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研发创新是立讯精密不断前行的驱动力。

与外界对精密制造行业局限于“代工”的误解不同,终端需求不断变化,对工厂制造端提出新考验,精密制造企业早已迈向新发展阶段。立讯精密董事长王来春曾表示,客户在提出产品需求时也会同步提出很多技术指标要求,其中,很多要求是未来性的、当前业内没有的,这就需要精密制造企业从材料创新、工艺制程创新、流程创新等不同角度出发,为客户提出解决方案。

新发展阶段对精密制造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立讯精密紧随AI趋势,时刻紧扣精密制造这一底层逻辑,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精密制造工艺平台化优势,前瞻性将成熟技术方案迁移至新兴领域。在此基础上,立讯精密自有研发团队与全球头部客户紧密合作,共同建立多个研发实验室,实现对新材料、新工艺、新制程的联合创新,快速落地技术创新成果的商业化进程。

2024年,立讯精密研发投入85.56亿元,近三年公司研发投入已超过250亿元,截至2024年末公司及子公司累计持有专利7164项。同时,立讯精密对研发投入进行了科学严密的规划,兼顾短期与长期视角,分为前沿科技投入和产品迭代投入,其中,前沿科技投入主要围绕公司中、长期的产品与业务规划布局,用于底层材料、工艺、制程等前沿技术领域的创新研发中,推动公司在未来20年内实现三成产品步入全球行业的“无人区”;产品迭代投入则是围绕新方案、新产品从有概念到NPI(新产品导入)过程中的研发投入。

随着AI技术与制造业不断深入融合,立讯精密大力推动智能化、数字化对全流程多环节赋能,重构生产流程,并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与结构性调整,实现从技术护城河到商业价值的递进整合,以海内外产能联动构建弹性供应链,促使精密制造领域的高科技转型不断迈上新台阶。

发力新增长曲线,技术突破携手全球布局拓宽护城河

不仅在消费电子领域优势持续巩固,立讯精密还将以敏锐嗅觉与过硬实力,抢占AI时代下汽车、通信两大业务的发展先机,在前述领域,立讯精密未来三至五年的发展纲领为:聚焦智能电动核心赛道,力争进入全球汽车零部件Tier1前十阵营;以AI数据中心为支点,打造高速互联领域的世界级解决方案商。

通信业务板块,立讯精密同样将创新置于最高优先级,遵循“应用一代、研发一代、预研一代”的发展策略,打造了电、光、热、电源、系统协同的“五位一体”竞争格局,构建了完整的技术矩阵,助力公司加速实现技术突破,持续领跑行业,加深创新护城河。

作为通信领域连接器重要制造商,立讯精密坚持“多品类零部件+系统级产品”双轮驱动,铜连接、光连接、散热模块、电源供应等核心领域在技术与市场上不断追赶跨越,推动产业链向更高效绿色阶段迈进,在完善技术矩阵之下,立讯精密不断实现技术突破。

例如,立讯精密在2024年前瞻性布局数据中心零组件,并创新性地打造了面向AI整机柜的核心零组件整体解决方案;前沿互连方案224G KOOLIO CPC(共封装铜互连)突破性地将高速连接器与芯片基板进行直接集成,攻克了AI智算时代传统PCB布线空间密度和信号传输质量的技术瓶颈;基于公司自研Optmax裸线技术打造的1.6T OSFP ACC有源铜缆,为高端数据中心提供了高带宽、高可靠性的高速铜互连方案,有效助力AI/ML(人工智能集群/机器学习集群)快速扩展……

在汽车业务板块,立讯精密入局已有十余年时间,期间通过多起并购切入供应链,与奇瑞、广汽等头部车企达成深度合作,客户矩阵已成功覆盖国内外多家头部车企。公司以过硬的研发实力与对车规级产品安全性、可靠性的深刻理解,专注于“帮别人造好车”,为整车品牌客户和主机厂提供汽车线束、连接器、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和动力模块等产品。

2024年,立讯精密的汽车业务多个细分领域进展显著。在汽车线束业务上,立讯精密是行业增长最为迅猛的一家,客户分布均匀。同时,公司高压连接器已稳定为头部车厂批量供货,而低压、高速连接器在主流车厂项目上实现重大突破,赢得海内外车厂的青睐,成为国内唯一一家能够正向全套开发汽车连接器的企业。

汽车业务突飞猛进,亦离不开立讯精密长期对于该领域研发的重视。例如,2024年,在电动化领域,立讯精密已完成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包主控线束总成产品开发,拟与国内新能源电池龙头企业达成供应关系;在智能化领域,公司已完成汽车微控制单位产品的试制及测试,将实现精准控制管理汽车各系统(如动力、底盘、车身等)的运行。

与此同时,立讯精密还通过并购海外厂商拓展汽车领域的全球化布局。2024年9月,立讯精密收购德国百年汽车线束企业莱尼集团,标志着公司汽车业务从区域性向全球化跨越的加速。莱尼集团汽车线束市场份额在2021年位居全球第四,欧洲领先,客户涵盖宝马、奔驰、大众、通用、福特等全球汽车主机厂。依托莱尼集团的技术赋能与本地化布局,立讯精密的客户结构向全球主流品牌延伸,汽车业务将成为公司新的“增长极”。

汽车业务的全球化延伸,是立讯精密国际化布局的一个缩影。在全球经济复杂多变的背景下,立讯精密始终将风险控制前置到战略决策中,通过多元化客户结构、本地化生产布局和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降低单一市场波动和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未来,立讯精密国际化战略将聚焦“强化与全球科技领军企业的深度协同”与“深化技术、标准与生态的国际化合作”两个层面,致力于构建全球化产业生态。在高科技转型与全球化布局双轮驱动下,立讯精密将持续撕下“代工”标签,擦亮“新名片”。

(编辑:邵曰义)
实时资讯
更多
08:59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08:58
金融监管总局:城市商业医疗险要坚守商业属性、规范精准定价
08:58
中指研究院:1-7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20730.1亿元,同比下降13.3%
08:35
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6月份环比上升0.3%
08:34
调查显示日本8月将有逾1000种食品涨价
08:32
特朗普称美国与墨西哥的关税协议将延长90天
08:29
8月1日起,一批国家标准将实施,涉及电动平衡车、宠物服务、智能床等
08:25
市场监管总局将试点委托转为正式委托开展部分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
08:16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 确定新“对等关税” 税率自10%至41%不等
08:14
2024年我国办理涉外仲裁案件4373件,涉外标的额1978亿元
2025-07-31 21:41
安靠智电:公司是工信部认定的GIL产品单项冠军
2025-07-31 21:41
上半年由证券机构代扣代缴申报个人所得税款均已入库至上市公司所在地
2025-07-31 21:38
分众传媒:研发了国内首个专注品牌广告AI营销大模型
2025-07-31 21:38
*ST天茂:将被调出融资融券标的证券范围,不再有数据更新和显示
2025-07-31 21:26
洁雅股份:两名持股5%以上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4.95%公司股份
2025-07-31 21:21
大悦城控股子公司大悦城地产拟私有化,涉资约29.32亿港元
2025-07-31 21:10
东风柳汽回应乘龙卡车对撞测试:严重误导!严重侵权!
2025-07-31 21:05
科华数据:公司算力液冷集装箱已出口海外
2025-07-31 20:47
东芯股份:上海砺算芯片产品并非应用于大模型算力集群等相关场景
2025-07-31 20:31
国常会:要着力优化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强化算力、算法和数据供给
08:59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08:58
金融监管总局:城市商业医疗险要坚守商业属性、规范精准定价
08:58
中指研究院:1-7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20730.1亿元,同比下降13.3%
08:35
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6月份环比上升0.3%
08:34
调查显示日本8月将有逾1000种食品涨价
08:32
特朗普称美国与墨西哥的关税协议将延长90天
08:29
8月1日起,一批国家标准将实施,涉及电动平衡车、宠物服务、智能床等
08:25
市场监管总局将试点委托转为正式委托开展部分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
08:16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 确定新“对等关税” 税率自10%至41%不等
08:14
2024年我国办理涉外仲裁案件4373件,涉外标的额1978亿元
2025-07-31 21:41
安靠智电:公司是工信部认定的GIL产品单项冠军
2025-07-31 21:41
上半年由证券机构代扣代缴申报个人所得税款均已入库至上市公司所在地
2025-07-31 21:38
分众传媒:研发了国内首个专注品牌广告AI营销大模型
2025-07-31 21:38
*ST天茂:将被调出融资融券标的证券范围,不再有数据更新和显示
2025-07-31 21:26
洁雅股份:两名持股5%以上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4.95%公司股份
2025-07-31 21:21
大悦城控股子公司大悦城地产拟私有化,涉资约29.32亿港元
2025-07-31 21:10
东风柳汽回应乘龙卡车对撞测试:严重误导!严重侵权!
2025-07-31 21:05
科华数据:公司算力液冷集装箱已出口海外
2025-07-31 20:47
东芯股份:上海砺算芯片产品并非应用于大模型算力集群等相关场景
2025-07-31 20:31
国常会:要着力优化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强化算力、算法和数据供给
热门文章
日排行 周排行
知名私募但斌继续重仓美股科技股,二季度首次买入数字货币概念股
财闻 07-30
1
九大外资公募二季度大调仓,对医药、银行、港股的分歧有点大
财闻 07-30
2
幸福蓝海:截至7月27日影片《南京照相馆》对公司营收暂无影响
财闻 07-28
3
8月1日起,机器人ETF南方、航天ETF和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将上市交易
财闻 07-29
4
长江电力拟出资约266亿元建设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
财闻 07-30
5
上海浦东打造全球创新药械首发地,创新药ETF半日涨1.46%
财闻 07-28
6
上纬新材,2025年首只10倍股!
财闻 07-28
7
“减肥神药”卖不动了,诺和诺德下调全年业绩预期
财闻 07-30
8
拆解中国平安多元化战略:“富国银行+联合健康”的中国式升级版?
财闻 07-30
9
华为昇腾384重构算力供应链,联德股份有望受益国产替代机遇
财闻 07-3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