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互降关税后,“一天收了4个新订单,本周要发8个集装箱”
这90天被不少外贸商家视为抢抓订单交付的窗口期。外贸企业“全员上岗”,进入了抢发货、赶订单的忙碌期。
看到中美互降关税,不少外贸人短暂松了一口气。
“有美国客户通知我们出货,甚至有提出一部分订单要走空运,他们的库存已经比较紧张了。”深圳市麦祺佳家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祺佳家居”)总经理王莉没想到,这几天,不仅手上原本暂停的订单有了动静,公司还等到了新订单。5月13日一天,业务员们收到了四个新订单,总计金额30万美元。这个数字比得上平时半个月的订单额。本周,王莉的公司计划要发出8个集装箱去美国。
5月12日,中美发表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美方取消4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的关税,修改对中国商品加征34%的“对等关税”,其中24%的关税暂停加征90天,保留剩余10%的关税。
这90天也被不少外贸商家视为抢抓订单交付的窗口期。最近几天,不只是王莉,多位外贸商家都收到了来自大洋彼岸的催促电话或邮件。他们不仅要尽快将原本生产好的订单安排出货,还要排好新订单的生产周期尽快交货。
至于未来三个月之后的政策走向,受访外贸商家判断是“不可预期”,但还是要在不确定性下保住订单、持续开拓市场。
“把美国订单尽快赶出来”
联合声明发布后的4个小时内,上海威迩达遮阳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威迩达”)总经理丁林锋就收到了美国客户下订单的消息,“都不和我谈价格,直接下了一个柜子的货物,货值10万美元”。
没过多久,又陆续有几位美国客户找到上海威迩达洽谈订单。丁林锋预估,这一周内差不多能接到40万美元左右的订单。
据了解,上海威迩达在阿里国际站上主营房车遮阳篷,在美国的销售额占比50%。由于产品具有不可替代性,虽然前阵子关税一直在涨,部分美国客户还是在下单。
5月13日一大早,义乌市璟文进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义乌璟文”)总经理吴庆芬打开手机,更是看到了一笔“久违”的大订单。一个美国老客户爽快下单了30万双袜子,公司已经有一个月没有接到这么大的单子了。
麦祺佳家居则在这两天收到了此前美国订单的尾款,这也让王莉缓解了对货物库存积压的担忧。“关税上调的时候,他们订单照下,但是不让出货,当时手头只有30%的定金。”

丁林锋算了一下,经过这次关税调整,对美出口的房车遮阳篷关税从153.8%降到了38.8%。超过100%的关税下调幅度,加速了美国客户的下单速度。
王莉猜测,“我们有美国客户可能也是想赶在圣诞节或者是‘黑五’之前把货补齐。”除了补货,她还感受到了客户赶在90天窗口期囤货的趋势。
为此,这些受访外贸商家已经在紧急排期美国客户订单出货和生产进度。
“我们产品生产周期一般在2~3周,现在已经有客户强烈要求在6月份出货。”丁林锋介绍称,现在是争取把美国订单尽快赶出来,工厂加班加点生产,尽量缩短生产周期。目前,他对于产能部署的计划是“全员上岗”,同时增加临时岗位的招聘。
虽然美国订单交易采取FOB模式,离港后的运费及关税成本由客户承担,但丁林锋还是想尽可能帮助客户降低成本,他想抢在外贸同行出货的高峰期前就安排出货,以防运费成本上涨太多。
义乌璟文的产线也将要满负荷运转。该公司工厂有200多台袜子机,每台机器每天能生产300~400双袜子。“正常情况下,一个订单的生产周期是30~40天,现在我们会缩短到25~30天左右,环节上会更紧凑。”吴庆芬表示,工厂已经针对紧急订单召开会议,接下来会在订单先后上作一些调整,“争取在窗口期尽可能给客人备足货物,提高他们的抗风险性”。

针对美国买家囤货潮,阿里国际站还紧急推出了美国专场大促,帮助中国外贸商家承接这波订单。据了解,此前阿里国际站一度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至今仍是美国热度最高的中国电商平台。目前,阿里国际站正在加速建设本地仓网,同时开启海外现货招商、美国专场定向营销等,帮助商家快速提高美向订单转化,加速生意增长。
在不确定性下继续开拓市场
抢抓窗口期的这波订单潮下,有部分外贸商家对今年整体订单的预期有所转好。“我们的产品并不是家庭必需品,前段时间部分客户犹豫,下的订单有所减少。”而结合这几天的订单趋势,丁林锋判断,自己公司在美国市场的订单或与往年持平。
也有仍在观望沟通的外贸商家。“加上基础关税,我们的摩托车产品关税差不多是在60%。”这几天,浙江阿波罗运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外贸业务经理宋伟(化名)正在主动联系美国客户,询问是否要安排出货或者恢复之前的订单,“对美出口关税水平还是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客户在库存有一定量的情况下,后续新订单还在考虑当中,现在没有明确的确认。”
美国市场也是杭州摩兽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该公司负责人透露,关税调整之后新客户有了洽谈意愿。“之前是完全没有可能,但现在双方谈判各让一步,这样项目也可以动起来。”不过他也指出,在目前的关税水平下,这种做法并非长久之计。
要说这一个多月的关税战带来了什么,可能就是外贸商家对对美贸易风险有了新的认知和体会。多位受访外贸商家提到,美国关税政策具有“不可预期性”,今后仍要面临不确定性的挑战。
为了减少美国关税变动带来的风险,他们继续实施调整策略、开拓新的市场,有的加码产品创新投入,有的布局C端销售,也有的在接触合作资源计划转移产能。
“早在两三年前我们就在开拓美国之外的市场,近期我们在加大对欧洲市场的投入。”注意到阿里国际站对欧洲的部署动作后,丁林锋公司内部也在做运营上的调整,希望收获更多的询盘,另外中东市场对房车遮阳篷的需求也比较明显。
王莉也表示,目前美国市场占据公司出口的50%,接下来会不断把比例下调,“我们的目标是调到30%以内,通过多元市场的开拓,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这样抗风险的能力会好一点”。
此外,麦祺佳家居还瞄准了C端销售的生意。在王莉看来,目前对美国客户来说,中国供应链不可或缺,美国市场的生意还是要做的,同时品牌出海仍然具有必要性。“直面C端的消费者,可以加强产品的品牌力,而且能把握调控终端的价格。”
另外两家受访摩托车企一方面在寻求拓展新的市场,另一方面在海外继续寻找生产的合作伙伴,目前还无法立即落地。“把部分产能转移到东南亚或者其他地区没有那么快,对合作工厂的配套设施要求会比较高,而且还要满足当地的法律法规要求。”宋伟补充道。
在去年,美国客户曾向上海威迩达提出过供应链向东南亚转移,但丁林锋跑了一趟越南,实地调研后便放弃了,“转移过去成本不一定低,甚至可能会更高”。
他更注重培养产品的竞争力,目前公司在产品研发上加码投入、努力创新,而且还在全球多地申请了专利。“只要在当地推出了新产品,我们都会去部署专利。”丁林锋认为,在产品质量的加持下,他们会在和客户谈判时拥有更多的议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