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发布多款超级智能体,端侧AI开启规模化落地
“联想乐享”实现了“硅基生命”与实体业务的同频共振。
5月7日,联想Tech World 2025创新科技大会在上海举行。会上,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首次定义超级智能体的三大核心功能:感知与交互、认知与决策、自主与演进,并携革命性技术成果亮相,正式发布覆盖全场景的超级智能体矩阵。

当大语言模型进入“强推理+端侧化”的新阶段,联想将超级智能体定义为“认知操作系统”——其个人版“天禧”可跨设备调用日历、邮件及个人云数据,实现复杂任务的自主编排;企业版“乐享”则化身硅基员工,无缝对接市场、销售、采购等全流程;而城市级智能体已在武夷山、宜昌等地的实践中,验证城市治理并提供社会服务的可行性。
“端侧AI的指数级爆发增长,是算力与模型能力双螺旋驱动的结果。”杨元庆用DNA式的发展模型,揭示了联想对AI底层逻辑的洞察。大模型轻量化与推理效率提升已成行业核心痛点,对此,联想推出推理加速引擎,这是联想、清华大学和无问芯穹产学研合作的成果。
这款专为高效AI PC设计的软硬件协同平台,通过三大技术创新实现性能跃迁:高性能并行解码,突破传统顺序解码瓶颈,推理速度大幅提升;异构计算架构,动态分配CPU/GPU/专用AI芯片资源,降低内存占用;算子融合优化,提升能耗效率;以上这些技术,与大模型推理芯片相结合,实现深度耦合,达到“算力放大效应”。
在对比演示中,装备联想推理加速引擎的AI PC预填充更为迅速,解码速度更快,推理时间更短,同时占用内存更少,能耗更低,设备上的AI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八个月前,Open AI o1 mini发布时,支撑其推理的算力是庞大的数据中心机房,“很快,在联想即将发布的下一代AI PC上,大家就会看到,满足类似强大的本地人工智能推理能力对计算需求的,仅仅只是一台PC。”杨元庆表示,“未来12个月,端侧AI综合能力将实现至少三倍的提升”。
企业超级智能体的核心根基在于算力支撑体系。联想构建企业智能的底层逻辑,是基于“端-边-云-网”四层架构打造混合计算基础设施——其中云平台包含公有云与私有云。该架构支持数据采集、存储和处理,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将数据输送到混合云,完成企业AI模型训练,待模型培育成熟后,可弹性部署在边缘设备或终端硬件,实现分布式推理运算。
杨元庆表示,有了混合基础设施的支撑,联想可以基于企业私有的数据和知识库,通过模型工厂和智能体平台,使用不同的模型和工具来开发通用及垂直行业解决方案,构建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应用库,所有这些汇集在一起,并赋予人工智能安全、合规和治理的要求,就构成了联想混合式人工智能优势集。
依托优势集的技术赋能,联想致力于为企业打造覆盖全业务流的智能应用集群(即领域智能体),并通过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企业超级智能体。大会上,联想正式发布首个基于这一优势集开发的企业超级智能体——联想乐享。

作为企业级AI的里程碑成果,“联想乐享”深度集成全域业务数据与知识资产,具备从供应链优化到市场营销的全链条智能,真正实现了“硅基生命”与实体业务的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