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业务迎来爆发式增长,宏景科技一季度营收增长近十倍
2024年宏景科技的研发费用达到5480.96万元,同比增长7.74%;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达1150.15万元,同比增长5.84%。
4月29日,宏景科技(301396.SZ)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由于算力服务业务激增,不论营收还是利润均实现成倍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4.89亿元,同比大增958.26%,实现归母净利润2165.12万元,同比大增334.14%。
受业绩刺激,4月29日宏景科技股价大涨8%,最新市值约90亿元。
资料显示,宏景科技成立于1997年,是国内一流的智慧城市综合服务商,在智慧民生、城市综合管理、智慧园区领域提供全方位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与此同时,伴随近年来通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AI算力需求井喷,公司正加速向算力基础设施服务商转型。
据宏景科技介绍,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目前已经拥有智慧城市建设行业全面的资质体系,包括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专项甲级、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国际软件能力成熟度最高认证CMMI5级等,并且拥有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截至目前公司已拥有发明专利46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150项。
得益于技术持续积累,宏景科技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目前在医疗、政务、农业、旅游、园区等行业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过往实施的项目也获得良好的市场认可度,形成品牌效应,公司已连续五年获得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十佳企业、连续15年获得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工程百强企业。
深耕智慧城市业务多年,宏景科技成功打造广州云埔数据中心、国家税务总局广东数据中心等项目,积累了多年数据中心的建设经验、专家人才团队和供应链整合能力,为开拓算力服务业务打下坚实基础。
在业务层面,宏景科技具有了更灵活的业务合作方式、更多的业务承接机会和更深入的客户合作关系,并凭借以往优秀的数据机房建设项目经验,获得了智算中心建设市场的高度认可。
在市场层面,公司积累了大量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企业级客户,特别在广东为核心的华南地区具备较强的客户资源优势,并逐步辐射至长三角等算力需求旺盛区域,有利于市场的开拓。
今年以来,各大科技厂商纷纷宣布加码AI,算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年初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总额超过去十年总和。腾讯元宝接入DeepSeek之后,调用量也显著增长,带动算力需求增长。
根据IDC预测,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持续高速增长,预计到2026年,其规模将达到1,271.4EFLOPS,进入每秒十万亿次浮点计算级别,在2022至2026年间,将以47.6%的复合年增长率快速发展,远超通用算力的增长速度。
顺应市场趋势,宏景科技于2023年开始转型布局智算中心新赛道,包括算力设备集成服务和算力设备运营服务。
依托系统集成技术和业务优势,作为AI+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宏景科技与众多大厂达成合作,包括成为“腾讯云”微瓴产业合伙人,与中国移动成立 5G+创新应用联合实验室,与 ROKID 成立非接触式 AR+AI 多模态交互联合实验室。
在此基础之上,宏景科技不断加大研发收入,研发升级新产品。2024年公司的研发费用达到5480.96万元,同比增长7.74%;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达1150.15万元,同比增长5.84%。
截至目前,宏景科技能够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系统设计、设备供应、安装部署、测试调优等销售及技术服务,可为客户提供GPU硬件采购、集算力组网一体化解方案,实现服务器的上架、集群、调优、组网以达到客户要求的算力水平。此外,公司还能通过高速网络将分散的计算资源连接起来,形成统一的、可弹性调度的计算能力池,以支持客户的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训练、大数据分析等任务。
2024年以来,宏景科技的产品与服务在积蓄多年后迎来爆发。据最新披露,公司已签约算力服务相关合同总额达到28.93亿元。宏景科技同时也借道南下,在香港成立全资子公司,逐步向东南亚地区拓展业务。
东吴证券的研报分析认为,科技大厂资本开支加大,国内有望迎来算力基建大时代,宏景科技算力服务能力业内领先,后续有望持续拿到新订单,算力服务业务也有望迎来高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