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电力ETF收涨0.77%
核电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能源绿色转型和保障能源安全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不可或缺的作用。
4月28日,市场全天震荡调整,三大指数小幅下跌。板块方面,PEEK材料、游戏、银行、钢铁等板块涨幅居前,海南、房地产、旅游、食品等板块跌幅居前。截至收盘,沪指跌0.2%,深成指跌0.62%,创业板指跌0.65%。ETF方面,华泰柏瑞中证全指电力公用事业ETF(561560)收涨0.77%,成分股中,华银电力(600744.SH)、京能电力(600578.SH)涨停,三峡水利(600116.SH)涨9.97%。
消息面方面,4月2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据了解,此次在国常会上获批的新项目分别是广西防城港核电三期(5、6号机组),广东台山核电二期(3、4号机组),浙江三门核电三期(5、6号机组),山东海阳核电三期(5、6号机组),福建霞浦核电一期(1、2号机组),共计5个工程、10台新机组。至此,2022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四年每年核准10台及以上核电机组,保持了常态化审批节奏。
此外,《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在运、在建和核准建设的核电机组共102台、装机容量达到1.13亿千瓦,核电总体规模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华福证券认为,核电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能源绿色转型和保障能源安全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不可或缺的作用,看好在核电领域具有领先地位或关键部件的生产能力的公司。
中信证券指出,核电投资规模巨大,内部结构精密复杂,根据中国工业新闻,目前三代机组单GW投资额在200亿元左右,本次同时核准10台第三代核电机组,预计总投资规模将达到约2000亿元。其中设备投资占比超过40%,核岛为电站核心环节,涉及十余种主要设备,在设备环节的投资占比近60%,同时由于核电建设对零部件企业资质、项目经验、供应链安全稳定性要求极高,产业链竞争格局相对稳定,新进入者短时间内切入供应链概率较低,在此背景下长周期核电核心零部件环节有望持续受益于项目审批节奏提速。受益于自2019年以来核电项目建设重启、2021年以来核电连续成规模核准,产业链相关公司在手订单饱满,考虑核电订单交付周期,预计行业将迎来业绩景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