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外卖战中的众包骑手:没有“二选一”,哪个平台赚得多就跑哪个
普通劳动者不会忠于一个固定的平台,只会忠于一份可靠的生计。
最近几天,京东、美团两大平台就外卖业务,频繁互发“小作文”。
从平台角度,这场纷争起于是否对外卖骑手存在“二选一”的约束。京东直指“有竞对平台再次玩起‘二选一’游戏,强迫各位骑手不能接京东平台的秒送订单”。而美团在辟谣说明中回应称,“美团从未限制骑手在饿了么上接单……同样更没有任何理由对某平台进行任何限制”,还表示“某平台明确要求全职骑手不准跑其他平台订单”。
这两天的采访中,多位骑手向银柿财经介绍了几大外卖平台的跑单模式。站在众包骑手的角度,所谓的“二选一”可能是个毫无意义的选项——单价高、收入相对稳定、有社保、投诉惩罚机制合理……这些才是他们选择平台时更为看重的因素。普通劳动者不会忠于一个固定的平台,只会忠于一份可靠的生计。
所以,虽然京东外卖现在的单价有诱惑力,但受访的大部分骑手对于是否要转换平台仍在观望。

提高单价吸引骑手“试水”
平台商战,除了舆论场上口水战,还有真金白银的补贴战。在相对高单价的吸引下,不少骑手萌生了跑京东外卖的想法。
林浩(化名)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一名众包骑手,跑外卖6年了,平时多在蜂鸟众包、美团众包上接单。听说“京东外卖配送单价高”,他便想着跑几单,一探究竟。

这几天,林浩特地在“达达秒送”平台上接了单,跑京东外卖订单。据他说,“京东外卖配送费单价确实比美团、饿了么这些平台高一些,算下来每单相差1~3元,距离近的单子有时可能相差一倍。”
多名众包骑手反馈了类似的情况。4月22日,此前专职跑饿了么的骑手张鹏(化名)已经入驻“达达秒送”两天了。他告诉银柿财经,饿了么订单的单价在4.5~8元左右,近距离的单子基本在4.5元,京东外卖的单价是7~9元。一名跑过美团众包的骑手则介绍,美团大部分订单能赚到六七元钱左右。

“京东刚开始应该想是用较高的单价来招引骑手。”张鹏以自己的跑单记录举例称,“饿了么七八公里的订单,每单七块钱,京东一两公里的订单能赚到八九块钱。”
随着京东的入局和京东、美团两方舆论战的持续升级,京东外卖于4月22日一度出现爆单。据京东外卖的说法,4月22日午高峰下单量暴增,导致系统出现短暂故障,后全面恢复。
为了验证京东外卖在杭州的配送时效,4月22日~23日,银柿财经多次在京东平台的“秒送外卖”下单,所有订单未出现延迟的情况,均提前送达。但在配送速度上,美团更加“给力”。4月23日,银柿财经差不多同一时间在京东、美团平台下单某连锁品牌店咖啡,该店距离配送地5公里左右。相比京东骑手,美团骑手提前5分钟将商品送达。
通过银柿财经下的订单,美团骑手赚到了10元,跑京东外卖的众包骑手林浩赚到了13元。
据了解,外卖骑手分为专送骑手、众包骑手,他们赚到的订单配送费单价取决于天气、距离以及配送难度等。相比签约平台的专送骑手,众包骑手往往在多平台上接单,工作时间更为灵活,因此也被称为“兼职骑手”。两大平台炮火的焦点——“二选一”,在众包骑手眼中并不存在。两天的采访中,多名美团签约以及众包骑手向银柿财经表示:“没有听说过‘二选一’的说法。”对于“小队成员不允许跑多平台”的说法,京东方面未给予直接的回复。
平台规则对新手“不友好”?
虽然京东外卖有更高的配送费单价,但没有撑起林浩、张鹏这些“新手”的单日收入。在“算法”之下,半天时间里,林浩总共才接了三个京东外卖订单。
综合多位“试水”骑手提供的信息,一天下来,他们在京东平台上的收入在100元上下,完成的单量有十几单。单量和收入暂时比不上他们此前跑的饿了么、美团的订单。张鹏称,以往一天下来的收入会在300~500元左右。
现阶段,“抢不到订单”是林浩、张鹏共同的烦恼。“京东外卖的单子要靠手速抢”,“平台会把订单优先派给全职骑手,众包骑手捡漏剩下的订单”。在和银柿财经沟通的10分钟里,林浩一直没有抢到订单。
“单价越高的订单越难抢。4月22日我抢了50多个单子,实际抢到的就是十几单。”张鹏补充道,入驻骑手还有等级制度,刚刚入驻“达达秒送”平台的骑手等级比较低,同时接单的上限为4单。这一点也会影响到一天跑的京东外卖订单总量。

跑京东外卖的“老手”收入相对可观。一年前,梁凌峰(化名)就入驻了“达达秒送”,他配送京东外卖订单已有一段时间,“昨天跑了30多单,赚到将近300块钱”。
多位受访众包骑手认为,对刚入驻平台的新手来说,目前配送京东外卖可能并不划算。
除了初期收入可能不理想之外,张鹏暂时还未适应京东平台的配送规则。
受访骑手介绍,京东、美团、饿了么几大平台对近距离订单的配送时间要求基本是在半小时内,其中饿了么对时效的要求会更高。
但在操作上,张鹏认为,“京东外卖送单有点麻烦”。他给银柿财经发来一段录制视频显示,他接到的某个订单,系统要求在14分钟内前往商家取餐,赶到之后要点击“到达取货点”“确认取货”等,商品送达时还必须拍照上传到平台。
张鹏称,“饿了么会给出订单完成的总时间,没有取货时间、拍照这些强制性要求。”另一名美团众包骑手也表示,骑手在规定的总时间内完成订单即可。
林浩还提到,“抢到京东外卖订单后,都是一单单跑,有点浪费时间和精力。”
据了解,在高峰时段,众包骑手往往会在美团或者蜂鸟平台上同时接下好几个订单,之后按照时间、路线安排依次进行配送。像张鹏以往会一次性接下8~10个左右的饿了么订单,“自己规划好路线,把握好商家出餐快不快、骑车速度等等”。对骑手们来说,这才是兼顾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合理做法。
至于超时惩罚,张鹏介绍,京东外卖会作扣钱处理,他有一个单子因超时5分钟被扣了3元多。还有网友发布的帖文截图显示,对虚假上报订单情况,京东的罚款金额为50元。为了解具体情况,银柿财经向网友发送私信询问,截至发稿暂未获得回复。该帖文也已被下架。
收入就是硬道理
入局外卖行业时,京东被不少人视为“破局者”。
此前,外卖市场已被美团和饿了么占据多年。据媒体报道,2024年美团外卖市场份额占比为65%,饿了么占比为33%,其他平台合计占有率仅为2%。美团活跃骑手约745万人,饿了么超过400万人。
今年2月,京东外卖在上线之际,宣布为全职骑手提供“五险一金”,并表示未来一段时期签约的全职骑手,“五险一金”中个人缴纳部分也全部由京东承担。之后,美团、饿了么也相继公布了为全职骑手缴纳社保的计划。
京东进军外卖市场的态度十分坚决。京东外卖在《公开信》中提到,将加大全职骑手招聘力度,未来三个月将招聘名额由五万名提高至十万名;所有骑手,如有对象,京东可以优先为其对象安排工作,比如全职快递员、全职保洁等等。刘强东本人更是亲自下场造势,送外卖、请骑手吃火锅等消息引发了大量关注。

那么,骑手们如何看待京东外卖?其实,他们最关心的还是收入、福利等变化。对于“五险一金”,这些众包骑手态度不一。
林浩比较看重这项福利,“我现在年轻,缴纳之后有一个稳定的保障”。
几天前,林浩报名应聘京东外卖全职骑手,之后又有点犹豫,“这几天没怎么抢到单子,我已经放弃(跑)京东(外卖)了”。4月23日晚,林浩跑单结束,本打算次日去跑饿了么外卖,没想到,4月24日,他接到了京东方面的电话,全职还有机会,但能否穿上红色的工装还要再等待通知。
张鹏、梁凌峰对是否有“五险一金”却不是很在意,他们表示不会长时间干骑手工作,一年当中还要抽出时间返乡干农活。梁凌峰直言:“我们就是看价格的,哪个平台赚得比较多就跑哪个平台。”
张鹏特别提到,今年以来在杭州跑外卖,感受到配送时间缩短了,配送费单价还出现了下滑。由于单价或存在变动,他暂时不考虑全职跑京东外卖,现阶段还是抱着体验心态跑单。
多位骑手判断,京东现在是在砸钱抢市场、抢骑手阶段,单价自然要高一点,等外卖骑手多起来之后,单价就不好说了。
在用户和商家方面,京东也在砸钱。据“京东黑板报”的消息,自4月11日起,京东外卖面向全体用户发放补贴,最高20元,覆盖京东外卖平台所有餐饮门店。2025年5月1日前入驻京东外卖平台的商家则全年免佣金。
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执行所长崔丽丽表示,相比于抖音等下场做外卖的互联网平台,京东在配送队伍的建设上采取的系列措施或有希望打破格局。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则分析表示,外卖行业不仅是平台的事,还牵涉餐厅内部的管理系统,在这方面,美团具有规模效应、管理服务上的优势。虽然京东外卖是强有力的对手,但它要做到和美团“平分秋色”,还要时间和更大力度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