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发布2025年一季度电信服务质量情况
2025年第一季度,互联网信息服务投诉平台收到的互联网用户投诉中,服务功能类投诉占比52.7%,个人信息保护类投诉占比17.5%,客服渠道类投诉占比16.5%,其他类投诉占比13.3%。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电信服务质量情况,从电信服务重点工作情况、电信用户投诉申诉情况、工作要求及服务提示等三方面,对2025年第一季度电信服务质量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据介绍,2025年一季度,工信部持续提升电信业务办理便利化水平,全国4.5万家营业厅支持“异地办”,APP、客服热线等线上渠道业务办理量占比超90%。3051家与老年人、残疾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网站、APP完成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基础电信企业“一键呼入人工客服”尊老专线累计服务近6亿人次。指导基础电信企业和互联网企业联合提供“二次号码”焕新服务,可一键解绑历史互联网账号,目前已覆盖超200款主流互联网应用。
联合中央网信办、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启动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进一步深入治理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典型问题。组织开展APP技术抽测35批次,责令整改910款,公开通报77款,下架22款,有效净化服务环境。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个人信息保护技术要求》系列标准,组织开展测试评估,细化行业个人信息匿名化处理规则,更好保护用户隐私。
迅速部署处置央视“3·15”晚会曝光的智能机器人拨打营销骚扰电话问题,责令基础电信企业关停涉事企业语音线路34条,指导北京、上海、四川等地通信管理局对涉事主体立案调查处理,督促互联网平台全面清理违法智能外呼软硬件销售推广信息5750条。组织基础电信企业积极推广应用“来电来信免打扰”防骚扰服务,依据用户意愿累计为10.2亿用户提供防护服务923亿次。深化金融、卫健等十三部门联动治理机制,实时转办相关行业问题线索,曝光违规营销商家38家次,推动相关部门依法处置违规源头企业22家次。
此外,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电信用户申诉中,涉及服务争议的申诉占比41.2%,涉及资费争议的申诉占比39.1%,涉及营销的申诉占比11.4%。2025年第一季度,互联网信息服务投诉平台收到的互联网用户投诉中,服务功能类投诉占比52.7%,个人信息保护类投诉占比17.5%,客服渠道类投诉占比16.5%,其他类投诉占比13.3%。2025年第一季度,不良手机应用投诉中,涉及网络安全问题的投诉占比50.1%,涉及个人信息及权限问题的投诉占比32.6%;涉及信息安全问题的投诉占比17.3%。通过行业自律,中国互联网协会联合应用商店、安全检测厂商对存在问题的119款不良手机应用进行下架处理。
据介绍,2025年第一季度,非应邀商业电子信息用户投诉中,涉及欠款催收、贷款理财推销等金融类投诉占比74.2%,涉及零售推销类投诉占比4.5%,涉及教育培训类投诉占比2.2%,涉及其他类投诉占比19.1%。工业和信息化部督促相关电信企业对有关线索进行了核查处置,将涉及源头营销的问题线索转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处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提醒广大用户:一是及时关注基础电信企业发送的流量提醒短信和月度通信账单,或通过各基础电信企业官方APP查看手机流量使用和费用情况,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超套费用。二是可使用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APP“二次号码”焕新服务,申请解绑本人手机号码开户前注册绑定的互联网账号,方便自身使用。
相关链接:工信部通告今年第一季度电信服务质量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