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下中国经济如何“保五”?姚洋、邢自强最新发声

银柿财经 潘宇静 2025-04-09 18:33:58

多维度激活内需、精准施策、将基础设施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在全球贸易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中国5%的经济增长目标如何实现?4月9日,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表示,应多维度激活内需以开启增长新引擎。尽管面临挑战,但通过发挥政府政策工具效能、加大基础设施投资、解决地方财政与房地产领域关键问题,中国不仅能有效应对外部冲击,更有望补足全球经济需求端的缺失部分,实现年度经济增长目标。

多维度激活内需 开启增长新引擎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姚洋指出,政府政策工具箱中仍储备着诸多未充分使用的政策工具,建议把握当前契机,化危为机,进一步加大促进内需的政策力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则就消费增长提出三大核心路径。

首先,需显著提升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余永定强调,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能够直接带动居民收入提升,而消费与收入呈强关联特性,收入增长将自然拉动消费升级;反之,若收入停滞,消费增长也将面临瓶颈。

其次,要加大对满足未来消费需求的基础设施投资。例如,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地下管网、海绵城市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为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开展不同类型养老院的建设,加强专业护理人员的培训并给予工资补贴等举措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加大医院建设、托儿所建设以及实施消费者补贴等政策,也是切实可行且正确的政策方向。值得一提的是,支持年轻人、儿童的课外兴趣活动和技能培养,推动相关服务性行业的发展,同样至关重要。

再者,可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特定人均可支配收入。余永定以国际经验为例,建议提高城乡养老保险水平,扩大低保覆盖范围和发放标准,推行产妇补贴、儿童补贴等福利政策,既能缓解家庭养育压力,又能刺激生育意愿,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此外,推进税收改革、稳定房地产与股票市场等政策,同样是激活内需的重要补充。

姚洋进一步指出,当前内需提振需重点攻克两大关键领域,即房间里的“两头大象”。一是地方政府财政困难,中央已采取措施,如今年地方专项债4.4万亿元,除了过去的投资用途之外,又新增“三保”和土地房屋收储两个用途,方向是非常正确的。若能每年增加2-3万亿元地方债,连续两到三年用于“三保”,能有效提振需求,提升民营经济投资信心。

二是房地产行业持续下行近五年,虽降幅收窄但仍对投资和消费需求产生重大影响,作为大宗消费的房地产市场低迷是整体消费增长乏力的主因,且地方政府支出与房地产支出占国内总需求一半,解决内需问题需关注二者。中央虽推动地方政府专项债收储土地房屋,但地方因保值及负债等考量不愿收储房屋,故建议中央出面成立“国家队”收购房屋,稳定楼市以稳定国内需求。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表示,当前美国每年进口商品总值达3万亿美元,其长期奉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及维持高额关税,正逐步使这部分市场对全球诸多贸易伙伴关闭,全球经济格局面临严峻挑战,各界普遍担忧会出现近3万亿美元的需求缺口。在此背景下,中国目前一年的消费内需为10万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一半。若未来五年中国消费内需增长30%,将恰好增加3万亿美元,这一增量能够精准填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造成的全球需求潜在空白,为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欧亚各国企业创造新的市场机遇。此外,“两个30重大战略”除带来3万亿美元的消费增量外,还涵盖未来五年内加快对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开放,将关税降至零、市场准入限制降至零以及对产业本地补贴降至零的重要举措。这一系列举措将为全球市场提供广阔空间,以中国内需增长弥补美国消费市场收缩带来的缺口。

余永定认为,增加居民收入才是促进消费增长的源头起点。那么,如何增加收入?在中国现有的体制框架和资源配置模式下,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是最为重要的切入点。以基础设施投资为开端,带动经济活力,促进居民收入提升,进而推动消费增长,最终实现经济增速的提高,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的正向循环。

多位专家对中国经济实现5%增长目标有信心

尽管经济增长面临多重挑战,专家们仍对实现5%的增长目标充满信心。姚洋分析,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三大压力:一是就业市场承压,今年大学毕业生规模达1220多万人,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严峻;二是外贸结构调整压力,大量出口产品转向内销,加剧国内市场竞争,可能引发物价下行;三是人民币汇率波动,当前汇率已跌至7.4的低位,尽管美国经济基本面同样面临衰退与滞胀风险,但因其金融市场的深度与广度优势,全球资本避险情绪下,人民币汇率压力进一步加大。

不过,姚洋也指出,中美之间仍存在谈判空间。姚洋表示,尽管有人认为中美已准备脱钩,但实际上,中国与美国之间的沟通路径并未完全阻断。回顾过去,由于技术相对落后,中国也曾要求外资以技术换市场。如今情况反转,美国和欧洲提出以技术换市场的要求,有人担忧这样做会使中国失去技术优势,但以汽车行业为例,过去国外车企可能两年半才改进一次车型,五年才推出全新车型,而如今中国汽车企业几乎一年就能更新一次车型,所以在技术方面我们无需过度担忧。

此外,在开放国内市场,尤其是开放服务业领域,中国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姚洋说,回顾过往,特别是90年代的改革,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开放来推动的。例如,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改革,甚至诸多法律改革,都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压力下实现的,银行改革亦是如此。那么,此次中国是否也能借助高水平的制度开放,来推动新一轮国内改革呢?从这个层面而言,中国有与美国达成新协议的可能性,至少不应放弃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特朗普贸易战,来势汹汹,但我们不用那么惧怕,其实和特朗普还是有谈判余地,国内来说,中央政府的工具箱里面还有很多工具,只要我们充分利用这些工具,我们一定能够成功地应对‘特朗普2.0’的冲击,实现今年5%的增长目标。”姚洋表示。

余永定进一步指出,2025年受出口环境制约与消费增速放缓影响,实现5%的经济增速目标确有挑战。他测算,基础设施投资增速需提升至双位数(如10.5%以上)才能支撑整体经济增长。不过,他同时表示,通过将基础设施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严格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和民生需求,发挥好各类政府投资工具作用,加强财政与金融配合,强化项目储备和要素保障,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推动‘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顺利收官”的部署,筛选并落地一批优质基建项目,这一目标“跳一跳完全能够实现”。此外,针对特朗普政策冲击,余永定建议进一步加码财政政策,扩大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可考虑重启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化与中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尽管当前面临资金筹集等现实问题,但通过创新投融资模式、优化资源配置,仍可有效突破发展瓶颈。

多位专家的深度解读与分析表明,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中国通过多维度激活内需、精准施策,不仅能够实现自身经济高质量增长,更将为全球经济稳定与复苏贡献中国方案。

(编辑:邵曰义)
实时资讯
更多
17:37
华夏理财:6000亿“麻辣粉”来袭,对理财有什么影响?
17:36
日本央行决定维持利率不变
16:49
今年一季度我国对欧盟进出口1.3万亿元,同比增长1.4%
16:46
河南省21人荣获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
16:46
假期首日郑州入围国内热门出发城市TOP10
16:36
教育部公布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区域优秀案例,浙江3地入选
16:35
余杭这些重大项目,“五一”不停工!
16:34
“五一”期间,衢州市政府食堂对外开放
16:33
融创中国清盘聆讯延期至8月 境外债重组方案披露
16:15
浙江省住房公积金2024年年报发布,全年为职工购房节约利息67.49亿
16:15
4月杭州二手房成交回落,市场需求进入新一轮调整期
16:07
我国北方将出现大风沙尘天气,南方地区降雨增大
16:06
5月2日澳门出入境旅客创单日历史新高
16:03
紫金矿业拟分拆境外黄金矿山资产上市
16:02
特朗普即将出访沙特 美国务院批准35亿美元导弹军售
16:02
英国极右翼政党异军突起 冲击传统两党格局
16:01
刘贵祥去世,在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27人
16:00
中国政府援缅第十一批紧急人道主义地震救灾物资运抵交付
15:35
中国海油番禺11-12平台投产,为应用无人平台远程开发
15:35
“五一”工业旅游掀起热潮
17:37
华夏理财:6000亿“麻辣粉”来袭,对理财有什么影响?
17:36
日本央行决定维持利率不变
16:49
今年一季度我国对欧盟进出口1.3万亿元,同比增长1.4%
16:46
河南省21人荣获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
16:46
假期首日郑州入围国内热门出发城市TOP10
16:36
教育部公布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区域优秀案例,浙江3地入选
16:35
余杭这些重大项目,“五一”不停工!
16:34
“五一”期间,衢州市政府食堂对外开放
16:33
融创中国清盘聆讯延期至8月 境外债重组方案披露
16:15
浙江省住房公积金2024年年报发布,全年为职工购房节约利息67.49亿
16:15
4月杭州二手房成交回落,市场需求进入新一轮调整期
16:07
我国北方将出现大风沙尘天气,南方地区降雨增大
16:06
5月2日澳门出入境旅客创单日历史新高
16:03
紫金矿业拟分拆境外黄金矿山资产上市
16:02
特朗普即将出访沙特 美国务院批准35亿美元导弹军售
16:02
英国极右翼政党异军突起 冲击传统两党格局
16:01
刘贵祥去世,在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27人
16:00
中国政府援缅第十一批紧急人道主义地震救灾物资运抵交付
15:35
中国海油番禺11-12平台投产,为应用无人平台远程开发
15:35
“五一”工业旅游掀起热潮
热门文章
日排行 周排行
业绩逆势上扬稳居行业前三,山西汾酒2024年营收净利保持双增长
银柿财经 05-02
1
腾讯首次成为公募第一大重仓股
银柿财经 05-01
2
八成上市券商一季报“双增”,经纪业务集体增收
银柿财经 05-01
3
存5年不如存1年?4月一大波银行存款“降息”
银柿财经 05-01
4
美方:想谈,中方:正在评估
央视新闻 05-02
5
现货黄金跳水,金饰价格跌破1000元大关
银柿财经 05-01
6
2311.9万人次!5月1日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创历史新高
新华社 05-02
7
不到半年已换3位 李周浩履职韩国代总统
央视新闻 05-02
8
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即物流运行中的实物商品价值总和同比增长5.7%
银柿财经 05-02
9
美国和乌克兰签署协议建立美乌重建投资基金
新华社 05-0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