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整合提速,“兵装系”“东风系”9家A股公司预告股东拟变更事项
专业化整合或成为近年央企重组的主线之一。
2月10日,同花顺兵装重组概念板块涨幅居于各板块榜首,截至收盘,板块整体涨幅达10.32%,板块中7只成分股全线飘红,个股全天涨幅分布在4.73%至19.99%之间。
消息面上,2月9日,“兵装系”旗下各有7家A股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拟发生变更。此外,“东风系”旗下2家A股公司亦在同日预告间接控股股东拟发生变更事项。
两大央企集团同步筹划重组整合
具体而言,“兵装系”旗下湖南天雁(600698.SH)、中光学(002189.SZ)、长安汽车(000625.SZ)、建设工业(002265.SZ)、华强科技(688151.SH)、东安动力(600178.SH)、长城军工(601606.SH)等公司公告称,其接到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兵器装备集团”)通知,兵器装备集团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此外,“东风系”旗下东风股份(600006.SH)、东风科技(600081.SH)两家公司公告称,其接到间接控股股东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公司”)通知,东风公司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前述9家公司均在公告中强调,本次重组可能导致公司间接控股股东或控股股东发生变更,但不会导致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公开资料显示,兵器装备集团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也是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企业,集团拥有60多家重点企业和研发机构,培育出“长安”“建设”“嘉陵”等一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知名品牌,是国防科技工业骨干力量,也是中国最大的自主品牌汽车制造企业,布局长安启源、深蓝汽车、阿维塔三大智能电动品牌。
东风公司则是以汽车制造、销售、服务和技术研发为主业的商业一类央企,前身是始建于1969年的第二汽车制造厂。
近年来,中央企业重组整合动作频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出一系列部署,其中提出,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全局,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今年1月17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举行,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袁野、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局长戴希,以及企业改革局局长林庆苗在发布会上介绍了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会上提到,中央企业重组整合工作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热点,过去一年,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取得重要进展。
据林庆苗介绍,央企重组整合进展主要体现在有序开展新央企组建,以及持续推进专业化整合两大方面。针对专业化整合进展,林庆苗表示,2024年内,完成爱达邮轮公司资源整合,实现中央企业邮轮运营平台公司高质量起步;推动中国一汽等汽车企业控股中国诚通力神青岛,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形成发展合力;推动重要矿产资源领域整合,持续增强我国重要资源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重要领域,组织推动了12组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有效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兵器装备集团的专业化整合“组合拳”曾被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的典型案例。据国务院国资委官网,兵器装备集团过去几年间聚焦主责主业,推进特品、汽车零部件、光电信息等领域的专业化整合,截至2023年11月,共推进22家企业专业化重组落地,重组企业整体研发创新能力、先进制造能力、质量水平和经营效益大幅提升,研制周期减半、产能翻番,主导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100%,无人化智能化产品研发取得实质性突破。
央企聚焦专业化整合
2020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正式启动。当年6月30日,中央深改委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作为面向新发展阶段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其重点任务包括“三个集中”等,着力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三个集中”明确,将积极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加快不具备竞争优势、缺乏发展潜力的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剥离,抓好无效资产、低效资产处置。
2023年1月,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总结电视电话会议上,明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要目标任务已经完成,其中,国有经济优化布局任务取得有效进展。据新华社消息,截至2023年2月,央企涉及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领域营业收入占总体比重超过70%;同时,4组7家央企实施战略性重组,新组建和接收8家央企,推动实施30余个央企专业化整合重点项目;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步伐加快,先后分两批遴选出16家“链长”企业;此外,2020年以来,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投资增速超过20%,营业收入占比达35%以上。
其中,专业化整合是解决央企之间同质化竞争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实现“三个集中”的关键一招,过去几年间,央企专业化整合涌现一系列成功案例。
例如,2022年6月,国资委批复同意一项无偿划转,航天科工所属科华技术有限公司将所持宏华集团29.99%股权无偿划转东方电气集团所属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这次划转出于优化资源配置的考量,宏华集团与东方电气同属能源装备制造企业,生产经营主体区位同在四川,双方已开展多年合作,产品基本模块和基础技术通用,整合后,航天科工可进一步聚焦航天事业和国防科技工业,东方电气则能聚焦打造油气电综合能源装备和服务提供商,双方均可做强主责主业。
此外,针对中央企业煤炭资源相对分散的格局,国资委近年推动中国国新、中煤集团、中国诚通、国家能源集团等4家中央企业出资设立煤炭资源整合平台——国源公司,先后整合了国投、中国中铁等10家中央企业的煤炭业务,涉及产能2.8亿多吨、资源储量630亿多吨、资产总额1400多亿元。与之类似,鞍钢重组本钢后,粗钢产能跃居国内第二、世界第三,也使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形成了“南有宝武,北有鞍钢”的格局。
此外,专业化整合还推动央企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以天翼云为例,其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运营商云,国内最大的混合云,在公有云市场位列第一阵营,市场份额持续提升,作为国家云的框架基本成型,其亮眼表现亦离不开专业化整合。在国资委指导下,中国电信引入中国电子、中国电科、中国诚通和中国国新等中央企业战略投资者,组建股权多元化的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推动中央企业云计算产业资源整合,同时融合创新资源,攻关“卡脖子”技术,据介绍,中国电信先后突破分布式数据库、云操作系统等50余项云计算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