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轩伟:2025年重视ETF多元资产配置
2025,各类资产会怎么走?
2025开年,全球市场风起云涌,A股更是动荡不安。新年后市怎么走?高度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如何做好资产配置?这些问题,几乎每一个人都心存疑惑。
在1月10日下午于杭州举办的同花顺基金生态大会上,华夏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轩伟以“2025年ETF大类资产配置年度展望”为主题做了分享。在深刻解读内外环境、决定市场走向的关键变量和风险因子、各类资产的后市逻辑的同时,他也多次提醒:“在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中,投资者应该更意识到‘all in’单一资产的时代已经结束了,2025年要重视多元资产配置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

A股中长期底部已经明确
对于A股,轩伟开门见山地指出,“就A股市场而言,随着政策的转向,我们的核心判断是市场中长期的底部已经非常明确,年内基本面改善预期有望不断强化,经济稳中向好的趋势不断巩固,A股市场的投资机会仍会活跃。”
轩伟认为,“924”稳增长利好政策出台以来,房地产和股票资产价格明显企稳修复,通过提振楼市和股市的价格预期,来打通资产价格上行的正循环,有利于居民资产负债表的修复。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能不能稳住,是衡量这一轮稳增长政策的重要风向标。
从估值和盈利维度,轩伟表示,“从对A股市场的估值模型来观察,我们认为今年A股至少还有10%以上的估值提升空间,企业盈利增速首先至少能够保证相对于2024年三季度的降幅显著收窄,且在稳增长政策支持下有转正的可能。”
A股及港股性价比方面,轩伟提到,2024年香港市场的分子端表现即企业盈利改善明显好于A股,而估值的修复远远弱于A股,体现在当前全球地缘政治环境之下,外资对港股投资的风险偏好仍然较低,预计今年A/H股溢价还有一定扩张区间,同时考虑到海外环境的不确定性,港股的预期收益可能会低于A股。
策略方面,轩伟表示,在短期盈利仍然较弱的背景下,景气结构与估值秩序呈现先下后上的特征,因而反转交易仍将持续,同时低估值资产阶段性更加占优,因此可以价值红利作为开年的核心策略,然后等待景气成长投资风格的回归。轩伟认为,2025年市场的结构更倾向于围绕盈利变化,以价值红利开局,增强质量挖掘,等待成长花开,对于2025年上半年,他建议以四种策略构成核心-卫星组合,其中,红利+质量构成核心组合,以反转+成长主题投资构成卫星组合。
债牛环境仍然具备
债券后市如何?轩伟认为,“目前债券市场还不足以因为基本面或者政策环境的转向出现大的风险,债券资产牛市的环境应当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但他同时提到利率下行风险及预期管理:近期债券收益率下行的速度太快,十年国债收益率已经非常接近预期波动中枢区间的下限,这意味着当前时点债券资产的配置性价比已经大幅下降。
此外,债市波动性加大,可能是今年需要留意和认真对待的风险。轩伟指出,一方面,流动性淤积之下非银负债端持续扩张,但受风险偏好、股市波动影响,不稳定性提升,而票息安全垫更薄,资本利得影响更大,利空信号容易引发趋同交易,带来赎回风险放大市场波动;另一方面讲,如果债市出现了调整,反而是比较好的一个布局的机会。
“All in”单一资产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轩伟指出,全球正处在一个秩序重塑和演变的过程当中,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让投资面临挑战,多元资产配置的重要性显著提升,尤其是全球政治周期会对资产价格周期起到非常深刻的影响。今年可以预见的外围风险有一个“灰犀牛”和一个“黑天鹅”:“灰犀牛”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黑天鹅”则可能是特朗普经济学对海外流动性的冲击,美国降息周期持续性、金融风险、滞胀或二次通胀,具有极大不确定性。
在外部面临不确定性风险的情况下,值得期待的是国内相关政策的明确加码。在“926”政治局会议对经济的重要表态和超预期政策之后,去年底中央经济会议也做出重要积极定调,显著提升了市场信心。预测年内政策端会继续加强逆周期调节力度,特别是财政政策的力度、节奏与方向预计会更加积极有效,实现提升居民收入和稳定企业预期的重要作用。
内外环境变革之下,怎么做好资产配置?轩伟认为,“在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中,大家应该更意识到就是那种‘all in’单一资产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资产配置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且多元资产组合的持有体验要也好于股债两类资产的组合。”轩伟认为,ETF是配置一些关键资产的非常便捷高效、低成本的方式。配置策略方面,建议以中证A500ETF、红利指数等红利和质量资产作为核心底仓;同时关注围绕着长周期产业变化的成长方向做交易,如AI、人形机器人等,同时把握新能源、食品饮料等行业的反转机会;全球资产配置方面,建议关注对美股和日股的配置,及对黄金的长期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