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降息力度或加大,政策进、股市上
A股有望从资产重估走向基本面驱动。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会议部署了2025年经济工作,并明确提出,明年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对于这次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长期活跃在金融一线的机构们怎么看?在他们看来,此次会议预计对明年的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
更快降息
天风研究固收孙彬彬团队认为,本次会议延续了12月政治局会议的基调,明年各项宏观政策可能更加积极有为。
从会议表述看,重点是应对外部风险,政策加码刺激内需。预计明年财政政策大概率不会低于市场预期,总量型货币政策或较今年进一步加码发力,流动性环境可能更加友好。
在具体力度上,孙彬彬团队认为,预计2025年降息力度或进一步增加,可能达到或者超越50BP;央行降准幅度可能达到1.5%,同时采取买断式逆回购、国债净买入等方式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预计资金利率或许会逐步下移到1%~1.2%附近。
相较而言,银河证券研究团队更显乐观,其表示,本次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而“适度宽松”是历次表述中最宽松的取向;同时,首次明确提出“适时降准降息”,首次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中的“合理”删除。“我们提高对于中国2025年降息、降准的幅度预测。2025年全年可能累计调降政策利率(7天逆回购利率)40~60BP,引导5年期LPR下行60~100BP。全年可能累计降准150~250BP。”
中金货币金融研究团队也认为,可能会迎来更快的降息。“考虑到房价和物价增速仍然偏低,实际利率水平仍然不低,我们预计明年逆回购和LPR降息幅度有望超过今年,降幅有望达到30~50bp,存款利率有望同步下调,但负债流失压力导致存款定期化、同业负债上升,银行息差仍有10~15bp的下行压力。”
扩内需政策有加力空间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表示,大力提振消费扩内需被放在明年九项重点工作之首,而去年的首项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足见此次对居民端政策的重视。
海通策略团队亦认为,与2023年经济工作会议相比,今年最大变化是将提振消费提升至首要位置,甚至优先于科技创新,未来相关支持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展望未来,“两新”政策预计进一步加力扩围,餐饮、文旅消费券有望继续加码,一系列促消费政策落地或推动相关大众消费品行业基本面改善。具体可以关注商贸零售、社会服务以及部分新消费细分领域。
今年以来,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的到位,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对消费的拉动逐渐显现。此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明年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扩内需政策仍有进一步加力的空间。此外,会议还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政策或更加重视将促消费和惠民生相结合,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提升消费结构。
政策进,股市上
对于会议对资本市场的看法,海通策略研究团队用了六个字旗帜鲜明表达看法:政策进,股市上。
“随着增量政策落地生效,国内经济或加快复苏,股市有望迈入基本面驱动的新阶段。”海通策略表示,当前部分基本面数据已有所改善,如11月制造业PMI为50.3%,较10月上升0.2个百分点,已连续两个月处在扩张区间;11月PPI环比上涨0.1%,为今年6月以来首次转正;11月出口累计同比5.4%,创2024年3月以来的新高;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速为3.5%,结束了连续八个月的下降等。但需要注意的是,明年海外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较大,特朗普上台后的关税政策或造成较大扰动,国内宏观经济的进一步复苏有待增量政策持续发力落地。展望明年,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逐步出台和落地,我国宏、微观基本面有望逐步修复,预计2025年实际GDP同比增速或在5%左右,同时2025年A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望上升至5~10%,A股有望从资产重估走向基本面驱动。
对于债市,天风研究固收孙彬彬团队则表示乐观:只要降息在途,债市就可以保持乐观,无非是曲线形态可能存在平与陡的阶段性变化。
孙彬彬团队表示,债市的做多空间,重点在于货币宽松幅度,按照2025年降息幅度或达到或超过50bp,降准幅度可能达到1.5%,或者更有力度地实施买断式逆回购和买入国债操作等力度来假设,判断隔夜资金利率或在1.0%~1.2%左右,10年国债收益率区间1.5%~1.7%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