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李书福:建议在全国推动无障碍用车先行示范项目建设
对此,李书福建议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并推行无障碍用车标准规划,并且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并推行无障碍用车标准规划。
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计划提交了两份提案,分别聚焦于无障碍用车与双碳目标。

《关于在全国设立推行无障碍用车标准、推动先行示范项目建设的提案》
李书福在《关于在全国设立推行无障碍用车标准、推动先行示范项目建设的提案》中提到,考虑到无障碍群体的特殊性,关于无障碍用车相关的车辆标准、运营模式、运价机制、补贴标准、服务标准尚处于空白期或探索期,由此导致市场现有无障碍用车标准不一,无障碍用车服务良莠不齐,无障碍用车定价缺乏标准依据,给无障碍群体出行用车造成困扰,也给有志于立足该领域,助力无障碍群体出行服务开拓和体验提升的企业造成了较大负担。
此外,尽管《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及《关于进一步加强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工作的通知》的出台已经为无障碍用车的推广提供了指引方向,但各地在无障碍出行环境建设方面的举措,受限于地方性法规、政策及阶段性城市建设目标任务的影响,更趋近于“一城一策”,特别是在涉及无障碍用车及标准建设、推广方面力度不一。
对此,李书福建议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并推行无障碍用车标准规划,并且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并推行无障碍用车标准规划。
李书福在提案中表示,据悉,作为杭州第19届亚运会、第4届亚残运会配套措施之一,杭州市投放无障碍专车共计500辆,占全市出租车保有量(仅主城区)的5.04%,杭州市现有持证残疾人约23万,无障碍专车配置比例1:460。大连市2022年市政府首个落地的民生实事项目投放无障碍专车200台,占全市出租车保有量(市内四区)的2.19%,大连市现有持证残疾人约13.8万,无障碍专车配置比例1:690。
这些无障碍用车,主要具备几个特点:车辆配备斜坡踏板,可满足轮椅直接上下;设置可旋转座椅,方便腿脚不便的人士入座;设置透明司乘隔断,可以隔音、防暴,保护司乘安全;设置司乘语音通话系统和盲文设计;内部空间大而平整,后排乘坐空间达到3.6立方米,不仅满足带轮椅乘坐的乘客安全,还能为日常普通出行提供更舒适的体验。
此外,部分无障碍用车项目落地推广“巡游+网约”双融模式,在提升无障碍用车便捷体验及车辆运营效率的同时,促进网约车合规化运营,推动企业可持续经营,让巡游出租车定价方式更为灵活。
综上,鉴于已运营项目取得的良好社会效益与用户口碑,建议以提升无障碍群体出行体验,树立面向特需群体共富样板为目标,规划在“十四五”期间,推动无障碍用车先行示范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标杆”和“样板”的示范带动作用,力争在主要城市建设落地首批全国标准无障碍出租车项目。
《关于夯实碳市场基础 、推动汽车产业实现“双碳”目标的提案》
李书福在该提案中提及,《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下称“《积分办法》”)以控制油耗和电耗为主要手段,2018年至今累计交易金额超过250亿元,有效推动了我国汽车行业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和新能源汽车发展。但随着2023年新能源汽车新车产销占比均超过30%,积分供需形势发生较大变化,行业普遍认为《积分办法》的促进作用正在减弱;另一方面,《积分办法》也不符合2023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最后,也是目前行业需求最迫切的方面,《积分办法》不能解决我国汽车出口面临的“碳关税”等技术壁垒。
与此同时,车企考虑减排效果、自身控制力度、成本等因素,已优先推进自身节能降本、减碳的手段,但是上游供应链减排、低碳能源及产品研发,都进入到控制能力有限以及需要高昂成本投入的困境中。全国碳市场对汽车行业碳减排影响范围及促进作用有限,因市场主体仍以发电行业企业为主,其它与汽车行业强相关的钢铁、有色、石化、化工等重点排放行业,虽然从2015年起持续对碳排放数据进行监控和管理,但目前尚未有明确将这些行业纳入碳市场的计划。如果不纳入碳市场,这些重点排放行业碳排放成本压力不足,在碳减排方面也不会有足够的动力,从而影响本行业及下游行业的未来可持续竞争力。同时,与欧盟碳市场比较,我国碳市场流动性十分有限,价格远低于欧盟。根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2023年全国碳排放权配额交易年度成交量2.12亿吨,年度成交额144.44亿元。过低的价格和市场流动性,很难发挥市场对碳减排的促进作用,也难以引起企业对碳减排的足够重视和长远规划。
对此,李书福建议建立汽车行业统一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并推动汽车产品碳足迹的国际衔接互认;优先促进《积分办法》与碳减排体系的衔接机制;加快出台重点行业碳减排扶持政策,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并通过市场机制促进企业有规划的碳减排;加强数字化碳管理工具的规范化管理。